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復健/肌肉痠痛 復健科揪出癥結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多數運動明星在運動場上極為風光,私下卻經常得面對惱人的運動傷害及疼痛。達欣籃球隊前鋒岳瀛立一直飽受腰背肌筋膜疼痛之苦,所幸,經過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配合骨震波儀治療後,腰部肌肉不再緊繃,疼痛也緩解許多了。

運動3C族 復健科常客

隨著國人健康養生意識抬頭,全民運動風氣日益興盛,有運動習慣的人口比例愈來愈多,瑜伽、慢跑、單車、有氧以及各種球類運動,都吸引眾多愛好者。然而,無論職業運動員或業餘愛好者,難免都可能發生運動傷害;甚至「低頭族」頻頻使用3C產品,出現肩頸痠痛或手指肌腱炎,以及長輩關節疼痛等問題,都是復健科或骨科門診的常客。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指出,現代人往往是這裡痠、那裡疼,甚至全身上下感覺痠麻疼痛,卻因症狀所發生的部位不同,因而分散至各科求診。復健科醫師可針對患者所表現的症狀,根據理學檢查及儀器檢查加以抽絲剝繭,瞭解究竟是肌肉疼痛?還是神經壓迫?是風濕病、關節退化、長骨刺?還是一般的扭拉傷而已。

物理治療 藉助儀器刺激

至於治療,有的需靠開刀解決,或經由吃藥、打針來緩解;有的則需考慮增加物理治療來減輕疼痛、加速痊癒。在台北市執業的物理治療師林訓正指出,所謂物理治療是指利用物理的因子,包括利用能釋放冷、熱、光、電、音波、磁波等儀器,作為刺激肌肉、組織及神經的輔助工具。

另外,也可用徒手治療,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雙手來操作,讓病人的肌肉達到舒緩、伸展、放鬆,以及讓關節回復正常的位置。

傳統治療 復元進程緩慢

以岳瀛立所患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為例,這種毛病其實不限運動員,它在一般上班族、勞動工作者、司機、生產線作業員,都有可能發生,而且罹患人數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其病因包括:肌肉使用過度、不良姿勢或肌肉疲乏,甚至壓力也會誘發。

林訓正說,傳統治療「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大多以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以電療來刺激局部的肌肉與神經復原,甚至以牽引來減輕肌肉與神經和韌帶被壓迫的現象,但往往進度緩慢,無法有效降低疼痛。

因此,必須搭配徒手治療及骨震波治療,方能達到症狀改善及有效緩解疼痛的效果。

骨震波儀 軟組織復健利器

謝霖芬表示,骨震波儀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這類儀器最早運用於利用高能量的震波來擊碎腎臟泌尿系統的結石。近年來又開發出低能量震波儀,透過震波治療可促進微血管再生及局部組織修復,如今已廣泛應用在骨科、復健科及運動醫學領域上,成為治療軟組織發炎的新利器。

謝霖芬指出,骨震波治療的適應症,以足底筋膜炎、肩關節肌腱炎(五十肩)、網球肘等造成的疼痛病患為主,患者每次治療約5到15分鐘,每周一次,全部療程約三周。根據研究發現,約有七成的療效,對於吃止痛藥、打類固醇都無效的慢性肌腱炎及肌膜撕裂傷的患者,的確可因此改善生活品質。

▇復健科醫師給病患的建議

●勿長時間久站,記得左右腳交換,或讓身體靠牆壁來減輕腳底壓力。

●勿長時間側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記得每隔20~30分鐘起來做伸展操。

●勿當低頭族,勿經常彎腰駝背,坐姿盡量讓雙腳平放,膝關節與腳呈90度。

●運動前記得熱身及做好防護措施,有運動傷害要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動心」做復健 心臟病患更健康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心臟也需要復健,成大醫院復健部推動心臟復健,醫師指出,據國外研究顯示,以心導管患者來說,接受簡單的運動復健後,死亡率比未接受者,可下降5成。

一名65歲的中小企業主平日喜愛旅遊,兩年前到北部旅遊,在遊覽車上心肌梗塞,緊急送醫植入支架,撿回一命,但出院後只要多走幾步路,自己與家人就擔心復發,他對醫師說「我還想出國玩」,不能趴趴走的人生,實在遺憾。

經過長達1年多的心臟復健,狀況不錯,他馬上向醫師要求出國,醫師建議不要跑太遠,結果到大陸貴州玩了一趟,證明體能沒問題,人生再度黑白變彩色。

成大復健部醫師謝佩君表示,很多心臟疾病患者在發病後,雖然撿回一命,人生卻失去很多樂趣,有人連自己的孫子都不敢抱,也曾有一名原來喜歡開飛機的企業主,罹病後因為不能再上青天而罹患憂鬱症。

其實,心臟復健主要動作都很簡單的,例如擺動手、散步、爬樓梯等等,重點不是做哪些動作,而是必須經醫師評估,看什麼程度,才能增加散步時間,例如原本散步10分鐘變半小時。

謝佩君表示,經醫師評估後,再依照自己的狀況運動,讓心臟功能慢慢提升,先進國家推行心臟復健已行之有年,但台灣能做的醫院還不多,必須要有完整設備,才能進行心肺功能檢查。

患者住院時就能在醫師指導協助下先進行復健,出院後門診復健,不宜自行運動,運動時一旦發生胸悶、頭暈、惡心及冒冷汗等不適,就應停止並就醫。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心臟患者能運動嗎? 3大復健好處多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心臟疾病患者可以運動嗎?臨床觀察,許多心臟疾病的患者,常常會因為內心恐懼而不願意做復健運動。復健科醫師表示,其實心臟疾病患者仍須透過心臟復健,逐步恢復心肺功能,不僅能提升心肺功能,更可以降低死亡風險

心臟復健很重要,可透過四腳架輔助慢走,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成大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謝佩君指出,心臟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第2位,調查發現,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5人就有1人患有心臟疾病。而心臟復健可以透過規律運動,有效降低血脂肪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狀,約可降低25%的心臟疾病死亡率。

心臟復健利多於弊

事實上,心臟病患者可以在醫院接受心肺功能檢查,由醫師為個人量身訂做安全有效的運動計畫,可適用於接受心導管治療、冠狀動脈手術後、心臟移植等患者;患者在醫院復健過程中,有物理治療師在旁指導,並隨時監測心跳、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濃度等,讓患者掌握合適的運動量。

心臟復健主要目的在幫助病患在心臟病發作後,能快速回復到日常生活功能,同時讓病患能更瞭解自己的疾病,並進而預防疾病再復發。

3大心臟復健期 需治療師協助

1.重症期復健:患者於加護病房期,建議於治療師監督下進行呼吸訓練,例如腹式呼吸、或是翻身轉位,關節活動。
做法:臥床休息至病情穩定,可藉由床邊抬腿緩慢復健,全程有治療師監督,無線心電圖,血壓,血氧計監測。

2.一般病房期:則是於治療師監督下進行漸進式床邊運動,或是利用四腳架輔助站立,緩步行走。若狀況穩定,可練習坐床邊伸展,室內緩步行走。
做法:每分鐘心跳率不超過休息心跳率加20跳,活動時間可由3至5分鐘開始,逐漸延長至10至15分鐘,以不累不喘為原則。

3.門診復健期:內容以有氧運動為主,或於跑步機上行走,全程有治療師監督,無線心電圖,血壓,血氧計監測。
做法:藉由踩腳踏車測試心肺功能,在醫師監測下,測得受測者運動過程中的氧氣消耗量,用以評估體能及心肺耐力狀況。

【醫師小叮嚀】:無法到醫院復健的患者,建議可從事散步、快走、慢跑等耐力型的運動,不能太喘,以能從容對話或唱歌為準則,且須做暖身運動,運動完須做緩和運動,每周3至5次,每次以30至50分鐘為主。但若出現胸悶、頭暈、噁心、冒冷汗等不適症狀,請立刻停止運動並就醫。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醫界看法/站立復健法「罕見,不鼓勵」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簡慧珍/連線報導】

民眾自創「站立復健法」喚醒植物人兒子,醫師表示,這種情形非常罕見,目前尚未有科學證據顯示,復健可幫助植物人甦醒。較建議利用專業的機械式復健機器輔助,或讓植物人接受聲光刺激及振動身體就好。

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尹居浩表示,過去雖有植物人清醒過來的例子,但非常少見。有些植物人甦醒,是因腦部受到撞擊之際,雖有些腦細胞壞死,但僅是昏死;當昏死的腦細胞再次恢復正常,植物人就可能清醒過來,與復健的關係不大。

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建成說,目前並無科學證據證明復健對植物人的甦醒有幫助,不過,臨床報告有植物人臥床三、四年後甦醒案例;目前醫學認可,外界刺激有助活化腦細胞,除了復健,聲光刺激、震動也有助益,不過這樣的案例少之又少。

陳建成也提醒,背植物人復健,可能會傷及植物人頸椎、腰椎、四肢,且植物人對外界變化沒有應變能力,受到碰撞卻不會告訴背他的人。洪進福背兒子復健可能會造成自己傷害,連續負重會造成累進式損傷,就像職業傷害一樣,對背部、膝蓋是很大負擔,不建議民眾自行背植物人復健。

彰濱秀傳醫院院長、腦神經外科醫師楊大羽表示,只要原生腦幹完好,病患不靠呼吸器呼吸、瞳孔也未持續放大,加上家人不離不棄照顧,植物人仍有機會恢復意識,但投入的人物力非常可觀;重度昏迷病患恢復意識沒有年紀之分,只是昏迷的老人常因子女無法持續付出關愛而被放棄。

【2013/08/11 聯合報】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未暖身就騎車 當心運動傷害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40歲的上班族陳先生,平日工作忙碌,假日喜歡騎自行車,一騎就是百公里,日前他運動後膝蓋外側疼痛不已,隔天幾乎無法行走,就醫後才發現是罹患「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台中慈濟醫院提醒單車族,注意運動強度與頻率,並正確的伸展暖身,才不會適得其反,造成運動傷害。

陳先生說,平常工作太忙無法騎車,只得利用假日跟車友一起長征,常常一騎就到苗栗、台北,往返甚至超過150公里,上個月的一次出遊,他騎到一半就開始痛,好不容易忍回家裡,隔天卻幾乎無法走路,趕緊就醫。

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邱偉峰說,陳先生的股骨外踝發現有壓痛點,擴筋膜張肌相當緊,這是因為長時間騎自行車,膝蓋在過程中不斷伸直、彎曲,而擴筋膜張肌反覆摩擦股骨上踝,導致「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罹患此症時,病患通常會感覺膝關節外側,隨運動時間越長疼痛或燒灼感加劇,有時停止運動後症狀會消失。

陳先生就診後經熱敷、電療等物理治療,加上口服藥,並在局部擴筋膜張肌下方、股骨外上踝注射類固醇消炎,病情已獲舒緩;邱主任提醒,「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容易發生在長時間跑步、騎單車、爬山(特別是下坡),長短腿、足部過度內翻、骨盆腔傾斜的人也很容易發生。

邱主任說,暑假期間騎車出遊的人越來越多,而自行車運動傷害不可忽視,像一般被稱為路跑車的公路車,車首龍頭很低,騎乘者姿勢後高前低,車友為看清楚馬路上的動態,頸椎往後伸展的角度非常大,他建議,出發前與途中都要常伸展,避免運動傷害,而頸椎已出現磨損的自行車騎士,更不適合這類車款。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不到30歲患五十肩 電腦族低頭族居多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3年07月22日

低頭玩手機、長時間使用電腦,小心年紀輕輕五十肩就找上門!一名20多歲男性,每天工作須長時間打電腦,一天至少10小時幾乎都維持相同姿勢,結果假日一覺醒來,居然雙肩「不舉」,舉手梳頭、手後彎擦屁股、拿錢包都困難,就醫才發現罹患五十肩。

復健科醫師表示,近來年輕五十肩患者愈來愈多,30歲以下男女就醫比例暴增2、3成,詢問病史才發現不少是長時間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的宅男宅女,或周末運動爆量的三鐵族。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許雅雯提醒,低頭族、電腦族常不自覺聳肩,無意間造成肩部肌肉緊繃,建議使用3C產品最好每半小時休息一下、變換姿勢,做伸展操,平時也應適量運動,才能避免五十肩。

台北中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潘健理表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因好發在50、60歲,故俗稱「五十肩」,但近來臨床發現20、30歲患者也愈來愈多,除遭受過撞擊、車禍及跌倒受傷,長時間肩膀過度使用者也是好發族群。

潘健理強調,人的身體有所謂的「疼痛鏈」,因手腕到肩膀的肌肉、筋膜都相連在一起,一旦手腕、手臂肌肉緊繃,就會間接拉扯到肩關節,造成疼痛。

但門診統計超過千名肩膀疼痛患者,真正五十肩患者僅1成,其餘多是肩關節其他部位受傷引起,如肩峰夾擊、關節囊退化及旋轉肌撕裂等。

潘健理指出,單純五十肩不會嚴重疼痛,但手部活動範圍受限,無法後彎或上舉;許多患者常誤認肩膀疼痛就是五十肩,拚命貼藥膏或吃止痛藥,反而延誤治療。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過胖、常搬重物?膝關節可承受不起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34歲的呂小姐,某日因為爬樓梯時聽到膝關節「喀喀」作響,且伴隨膝蓋無力的狀況,就醫後發現原來是因體重過重,膝關節長期承受過量壓力下,導致膝關節竟提早退化。新光醫院骨科廖振焜醫師表示,臨床上越來越多因為體重過重的案例,主因是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變大,加速膝軟骨的退化,使得退化性關節炎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呼籲民眾,體重過重者應積極減重,少做負重運動,否則可能導致膝關節的提早退化。


缺乏運動 膝關節退化問題年輕化


你以為膝關節退化是老人的專利嗎?大錯特錯!廖振焜表示,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加上國人普遍缺乏運動,使得肥胖人口越來越多,膝關節長期承受龐大壓力下,導致膝關節的勞損。臨床上常見「O型腿」患者就是因為膝蓋受力施力不當,導致膝蓋內側軟骨過度磨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也發現這類型的患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廖醫師提醒民眾,只要發現走路、爬樓梯、蹲下等日常生活運動時,膝蓋出現「喀喀」聲響,就代表膝蓋可能出現問題了!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先減重再以葡萄醣胺增生軟骨

針對膝蓋受力施力不當而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廖振焜表示,治療方式最基本的一定是要求病患先「減重」,讓BMI值落在正常值,減緩膝蓋的壓力;此外,若是症狀較輕微,建議可先吃含葡萄糖胺的保健食品,讓軟骨增生,或打玻尿酸等利用物理黏稠的特性,增加關節的潤滑,並減少軟骨的破壞。至於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葡萄糖胺保健品,廖醫師說明,研究報告顯示,硫酸鹽葡萄糖胺在臨床成果較佳,建議病患可先與自己的醫師做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上身,第一要務為「減重」!廖振焜說明,肥胖不僅是造成國人三大死因的危險因子,也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因素。提醒民眾,只要發現自己的BMI值超標(標準值為18.5至24間),就應著手進行減重計畫;同時也應避免做負重運動,如有慢跑習慣,應選擇合適的運動鞋,且以跑平路為主,平常在家也可多做膝蓋的伸展運動,以增進肌肉力量與關節柔軟度,幫助降低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手舉高就疼痛 原來是冰凍肩惹禍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7/01

1名40多歲女性,右手近幾個月以來,一舉高就疼痛,且嚴重至影響睡眠,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五十肩中的冰凍肩所導致;衛生署台南醫院復健科醫師王瀅瑄指出,冰凍肩又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主要是因關節囊發炎導致沾黏,才促使肩膀僵硬等症狀。

冰凍肩多好發於40至60歲的年齡層,症狀可能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包括穿脫衣服等;王瀅瑄說,女性的發生率又比男性多2至4倍,致病的原因仍不明,患者起初多感覺肩膀不適,但仍可做到各種動作,此階段通常會持續1至9個月。

醫師王瀅瑄進一步說明,接著會進入結冰期,這時肩膀活動時會漸漸受到影響,直到經過約3至9個月後,留下活動受限等問題,也就是冰凍期,通常最佳的治療時間就為冰凍期之前,透過注射類固醇且搭配口服藥等,就能有效紓緩症狀。

其實冰凍肩不需治療也能恢復,但需要花上約2年時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王瀅瑄呼籲,接受治療時,通常會配合肩關節等復健運動,只要遵照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師的指示,就能盡快恢復肩關節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坐骨神經痛 做運動也可以治療

文/陳俞州

坐骨神經由腰椎第四、第五及薦椎第一、二、三節神經所組成,是身體中最長、最粗的神經。坐骨神經痛的病理症狀多為神經受壓迫所致,常會產生下肢疼痛,有時還會有麻木和感覺異常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失去力量,無法行走。

一般而言,通常坐骨神經痛患者會先採取保守治療,除非已有嚴重的症狀,或是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則建議手術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物理治療,包括:運動治療、神經牽拉治療、腰椎牽引、經皮神經或中頻干擾電療、徒手治療、熱療等。其中,運動治療、神經牽拉及電療,需由物理治療師評估後執行。

◎運動治療

包括皮拉提斯核心運動、腹肌、下背肌群強化運動等。

其目的為訓練深層核心肌群,以維持脊椎穩定、增加脊椎的支撐,並減輕椎間盤的壓力。在強化深層核心肌群後,可減少再復發的機率;淺層腹、背肌群運動是控制脊椎的動作及方向,且保護外力的衝擊。

物理治療師會依據患者病況給予不同的運動處方,不可未經評估貿然自行做運動,以免傷害更嚴重。

選擇適合自己身高的球,示範球65公分,示範者168公分(物理治療師彭伊君)。


骨盆捲起:訓練腹肌、背肌,下盤穩定度。雙腳和小腿靠在球上,吸氣預備,吐氣收腹部,慢慢從尾椎開始捲起,直到身體成一直線且肩頸舒適為原則,吸氣停留,吐氣慢慢捲回到地板上(圖1、圖2)。

圖1 (照片提供/彭伊君、陳俞州)

圖2 (照片提供/彭伊君、陳俞州)

脊柱扭轉:訓練核心控制扭轉能力。雙腳停留在中間,吸氣預備,吐氣將臀、腰、下肋骨依序扭開,將球滾到右邊,吸氣回到中間,吐氣換另外一邊(圖3)。


圖3 (照片提供/彭伊君、陳俞州)

◎神經牽拉治療:

藉由物理治療師針對下肢緊繃的肌肉群和坐骨神經進行牽拉治療,使其達到伸展及放鬆的目的,並增加神經活絡(圖4)。


圖4 (照片提供/彭伊君、陳俞州)

◎電療:

治療師會依病況不同而選取。患者常會問:「為何電療的位置不會都擺放在疼痛區域?」其實,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很多,包括椎間盤突出、脊孔狹窄、脊椎滑脫、骨刺等。因此,物理治療師必須詳細了解病症產生的原因,才能針對受傷的部位,給予正確的治療。

(作者為台南市五德物理治療所院長)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8/today-health6.htm?Slots=BHealth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物理治療師證照 溫故知新 考試打通關

【文/黃文奇】

物理治療師證照近年有成為顯學的趨勢,每年兩次的考試,每次均有1,200至2,000人報考,錄取率約10%至20%。

國泰醫院復健科專任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考生除了把握學科外,還要隨時注意物理治療新趨勢,換言之,「溫故知新」才能穩健通過考試。

每年的物理治療師考試有兩次,第一次大約在1月中下旬,第二次是在7月,考生可依準備的狀況,注意報名、考試時間,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場次。

如何成為一個物理治療師,首先必須先取得相關科系畢業資格,例如物理治療學系,再通過物理治療師的高等考試取得證照,才能在醫院或診所執業。由於該領域對於現代人日益重要,因此在1995年物理治療相關法條通過以後,已經成為一個正式職類

核心科目 一定要及格

在考試方面,簡文仁指出,目前僅要求學科考試,包括物理治療基礎學、物理治療學概論、物理治療技術學、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心肺疾病與小兒疾病物理治療學等。其中,神經與骨科兩大科目必須好好把握,否則即使平均及格,也仍然無法錄取。

簡文仁說,一般醫務人員的考試僅要求「平均及格」就可以錄取,但是物理治療師卻「反其道而行」,為了提升業界的執業水準、寧缺勿濫,因此物理治療學會、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認為,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心肺疾病與小兒疾病物理治療學等四大科目一定要及格,才能成為物理治療師。這就是這一行所謂的「核心科目」。

當初考試院為提高錄取率,希望只要「平均及格」就可授與物理治療師資格,也對學會、公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但是業界認為,對於病患治療的能力不能下降,尤其學科的認知、了解不能打折扣,及格已經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在學科考試準備上,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心肺疾病與小兒疾病物理治療學等四科,成績未滿60分就無法錄取。在準備訣竅上,尋求專業的補習班協助是一條路,勤做考古題庫、熟讀教科書內容外,對於新的物理治療趨勢、技術、療法等,也要時時關心。

治療新趨勢 也要留意

在新趨勢方面,例如最新的治療方式,有哪方面的研究,治療的效果為何?這些都是考試題目之一;許多人因為考試將屆,努力鑽營考古題,卻忽略了「新知」的涉獵,這是一定要注意的事,因為物理治療領域日新月異。
舉個例子,簡文仁指出,如國泰醫院新的治療方式,針對「肌少症」提出更好的協助,就是一個重點;他解釋,由於現在老齡化社會逐漸成形,老人的肌肉如何減少萎縮,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功能、品質。一般而言,老人家的體能、肌力似乎會愈來愈差,有物理治療適當的介入,會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至於如何獲得這些新知,簡文仁表示,可以從物理治療領域的專業期刊、雜誌取得,例如《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協會雜誌》雙月刊,全國有14個專業學校的學者會撰寫論文、報告,都是參考的刊物之一。

簡文仁強調,物理治療師是一個專業的項目,若能夠自我強化專業領域,其帶給患者的協助,絕不下於一般專科的醫師;但成為物理治療師前取得證照是必須的過程,因此把考古題做熟、做好,了解治療新趨勢都應當並行,因此「溫故知新」是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

【2013-06-22/經濟日報】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2553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坐骨神經痛擴及下肢 物理治療應先評估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6/12

臨床上,治療坐骨神經痛患者,通常會先採以保守治療,除非症狀持續惡化,則再考慮是否透過手術治療;開業治療所院長陳俞州指出,坐骨神經痛主要是因神經受壓迫導致下肢疼痛,部分患者會有麻木等現象,嚴重時甚至影響行走。

坐骨神經痛的物理治療,包括運動治療、神經牽拉治療、腰椎牽引等;陳俞州說,但像是運動治療、神經牽拉及電療,患者在接受治療前,都必須先接受物理治療師的評估,才能避免對健康造成傷害。

院長陳俞州進一步說明,像是運動治療,又涵蓋皮拉提斯核心運動、腹肌等強化運動,物理治療師會依據患者病情給予不同的運動方式,以達到訓練層核心肌群,幫助脊椎穩定支撐的目的,不但能有效降低復發機率,也能加強保護對外力的衝擊。

另外,神經牽拉治療則是針對下肢緊繃的肌肉群和坐骨神經進行牽拉治療,幫助達到放鬆的目的;陳俞州呼籲,坐骨神經身體中最長最粗的神經,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諮詢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有效紓緩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頸椎牽引

牽引可用在人體各關節的復健,不過臨床上以脊椎牽引使用較多;骨科患者有時骨與骨之間卡住,也需要牽引拉開,才能復位。在常用牽引的脊椎復健中,胸椎因拉開不易、又與肋骨相連,所以牽引較常用在頸椎及腰椎的復健。

原理
以外力將關節拉開,即稱為牽引。牽引不只對關節有作用,對放鬆緊繃的肌肉、肌腱或韌帶等也有助益;因為這些不適常肇因於神經根的壓迫,以牽引進行復健,來拉開神經根部位,可消除疼痛及改善關節的活動度。
頸椎牽引有徒手牽引及機械牽引兩種方式,徒手牽引(頸椎整脊的一種)較耗人力,且必須有嚴格訓練的技術,在徒手牽引前必須有頸椎穩定度、骨質疏鬆、血管問題、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特殊疾病的測定,否則容易造成骨折、腦中風,甚至腦死等問題,所以頸椎徒手牽引做得不多,大多以機械牽引為主。

用途
頸椎牽引常用於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頸椎骨刺)或椎間盤突出,併發神經根壓迫的病人,這類病人除了頸部疼痛之外,還會有肩膀及手臂抽痛、麻木的現象。不過若壓迫到中樞神經,則仍以手術為宜,例如頸椎狹窄的患者,因為很容易壓迫到中樞神經,所以很少用牽引的復健方式。
肌肉緊繃的患者,也可利用頸椎牽引放鬆。另外,頸椎外傷而沒有骨折或關節不穩定等問題,但壓迫到神經者,亦可利用頸椎牽引來復健,不過在復健前需先利用X光檢查,確定關節的穩定度。

用法
頸椎牽引可坐著或躺著進行,前者較節省復健空間,後者則讓患者較輕鬆;但後者所使用的重量需較重些,還要克服身體與床之間的阻力才行,不過此一阻力比躺著做腰椎牽引小一些。目前較常坐著進行頸椎牽引。

頸部神經根的壓迫通常以第五、六節居多,因此坐著進行頸椎牽引時,頸部需往前傾約廿五度,可使第五、六節椎間孔空間大些;如果是在高部關節受到壓迫,例如第二、三節,則頸部需伸直些,作用在適當部位的力量才會大一點,反之亦然。

頸椎牽引的方式,可採用間歇式或半持續性方式。間歇式牽引通常是拉七秒後停十五秒,如此反覆持續廿至卅分鐘;牽引的重量可由體重的七分之一開始,逐漸增加到體重的四分之一為止

半持續性牽引,則每次拉的時間比較久一點,一次持續廿分至二小時不等,中間不休息;重量則由三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體重的七分之一為止。不過因每個患者的耐受度不同,也可減少到一次持續十分鐘,視患者的反應而定。頸椎牽引的效果比腰椎牽引好些,通常二、三周可看到效果,大約八、九成的人有效。

部份患者有頸椎骨刺等問題,但沒有時間常到醫院,也可經醫師診斷後,使用家庭用較簡易的頸椎牽引設施,在家自行復健,但只有半持續性而無法做間歇式的頸椎牽引。

頸椎不適常與日常生活姿勢不當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做頸椎牽引的患者,之後也要好好保養。例如看電視或電腦,螢幕高度最好與視線呈水平、或稍低於視線三、四十度以內最好;而身體也最好是正對螢幕,不要有必須側身或扭轉身體的姿勢。

禁忌
骨質疏鬆、關節不穩定、診斷不明確(例如可能有腫瘤)、頸部血管有問題(頭暈、昏迷等也包含在內)、顳顎關節有問題(例如咬合時容易不適)、骨折、頸椎脫臼尚未復位(復位後可做頸椎牽引)等,都不適合做頸椎牽引。

牽引若造成患者症狀更嚴重,或感覺不適時,也應立刻停止,改變牽引方式或改用其他復健方法。


資料來源:http://web.it.nctu.edu.tw/~hcsci/hospital/other/haul_c.htm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用鏡子騙大腦 中風復健加速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鏡像治療 改善知覺、動作

常見的鏡子也能用來幫忙復健。中風後一側肢體常不聽使喚,讓患者很氣餒,職能治療師表示,可以利用鏡子,用健康的一隻手練習動作,觀看鏡中影像,刺激大腦負責運動的區域,讓大腦以為癱瘓的手能夠正常活動,持續練習有助於恢復另一側癱瘓手部的功能。

肢體活動障礙是中風常見的後遺症,尤其是手指伸展、抓取等動作變得很困難。國外曾有研究發現,中風半年後,僅四成的患者可恢復部分手部功能。

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職能治療師許世賓表示,中風後有些患者一側的手幾乎沒有反應,要患者立刻練習動作、展開復健很不容易,「鏡像治療」是近期新的臨床復健方法。

這項復健法是先準備一面鏡子,患者坐起後,將沒有知覺的手放在鏡子後方,另一隻健康的手練習各種動作,並且專心觀看鏡子中反射的影像,同時患者要想像癱瘓的手也在做同樣的動作,藉由視覺刺激,讓大腦產生兩手同時動作的錯覺。


圖片來源/安德復復健診所

這項復健方法簡單,在家也可以練習。初期一天練習至少30分鐘,持續大約20至30天,可以活化大腦負責運動的區域,讓大腦認為癱瘓的手可以正常運動,改善知覺、動作功能。

不過許世賓說,鏡像治療因為能做的動作有限,還須搭配30分鐘以上的一般復健訓練,才能更順利的恢復手指開闔、手臂舉高等功能。他提醒,中風復健之路漫長,有時進展緩慢,患者容易沮喪,家屬應適當鼓勵,讓患者有耐心、不要放棄。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42052.shtml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慢性肌肉酸痛 常見於肩頸部和下背部

肌肉分布於人體的每個部位,不管是頭頸軀幹或四肢都有肌肉的存在。肌肉藉著肌腱附著在骨頭上,主要功能是經由肌肉的收縮拉動骨頭,做出我們想做的動作,或者藉由脊椎兩旁肌肉穩定的收縮維持人體適當的姿勢,由此可知肌肉對人體活動和姿勢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人體的肌肉常常會發生一些急性的傷害或慢性的酸痛,尤其是慢性的肌肉酸痛,隨著工商業的發達,已經是復健科門診中因疼痛求診最常見的原因了。
肌肉的慢性疼痛最常發生在肩頸部及下背部,其他四肢的部分也並不少見。發生的原因大都與姿勢不良、工作過於勞累、同一個姿勢保持過久、同一個動作重複太多次等有關,像老師、秘書、電腦族、搬運工等都是高危險群。因為不當的使用肌肉會造成肌肉細微受傷,肌肉纖維會持續收縮來保護自己,局部肌肉纖維會缺血而引發疼痛,而疼痛又會再度引起肌肉纖維保護性的持續收縮,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慢慢的演變成慢性肌肉疼痛。
在復健科門診中,常見到病人因肩頸部或下背部酸痛來求診,問診結果常常已持續酸痛數月之久,一直到疼痛難以忍受才來求治。身體檢查可發現肩頸部或下背部肌肉有明顯壓痛點、肌肉僵硬,嚴重時甚至會有脊椎活動度變差及脊椎側彎的現象。X光檢查可能見到脊椎長骨刺、椎間盤空隙狹窄、脊椎僵直失去正常的生理性前凸,甚至於有脊椎側彎及脊椎小面關節偏位的現象。
治療方法以復健治療最重要,其中冷療、熱療、電療、肌肉伸展、肌肉按摩可以放鬆肌肉,減輕肌肉痙攣及疼痛;脊椎牽引可拉開脊椎椎間盤空隙及神經孔,降低脊椎神經根的壓力,也可減輕肌肉痙攣及疼痛;若有脊椎小面關節偏位的現象,可使用脊椎調整的手法來調整脊椎,使其回復正常位置。如果病人處於急性疼痛期可借助口服藥物治療﹝止痛藥、肌肉鬆弛劑﹞來減緩肌肉疼痛,可有效縮短病程。其他還有局部肌肉痛點的藥物注射、針灸等方式也有不錯的效果。
除了治療疼痛之外,另一個重點是要在復健科醫師或治療師的指導下,學會個別肌肉的伸展操,藉由肌肉伸展的動作把痙孿的肌肉拉長,這樣不只可以治療肌肉疼痛,還可以預防復發。另外,調整錯誤的工作姿勢及保持正確的工作態度也很重要,尤其要特別注意正確的坐姿、站姿、搬重物的姿勢,以及工作時同一個姿勢不要保持過久、同一個動作不要重複太多次,以免經過復健治療已經改善的肌肉酸痛僵硬的症狀又再度復發。



資料來源:中壢天晟醫院復健科主任 吳俊明醫師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考生面對考試易肩頸疼痛 物理治療師提供伸展操

六月份之後,考生即將面臨考試,為了把握關鍵時間,正在努力做最後衝刺,也容易出現肩頸肌肉疲勞,署立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其昭建議考生可以做些伸展操,以及適時休息,有助於思路更加清晰。

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不少考生正在努力衝刺,由於考試壓大力,又欠缺運動,考生容易引起頸部與肩部的肌肉緊張,也會因為閱讀姿勢的關係使肩頸肌肉疲勞,產生肩頸疼痛;對此,署立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其昭就提供簡單的伸展操,讓考生適時放鬆,徐其昭說出現疲勞症狀的時候,不妨做做伸展操,深呼吸一下,放鬆肩頸肌肉的壓力,也可以放鬆心理的壓力,雙手上舉,並且深吸氣,向上數四秒,手放下時吐氣也是四秒,重複幾次。

徐其昭提供第二種簡單伸展操,就是耳朵靠肩膀,如右邊耳朵就靠右邊肩膀,每次四秒一次,靠過去時吐氣,回來時吸氣,然後換左邊,重複幾次。

徐其昭物理治療師呼籲考生要適時休息,才能保持體力。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男打球肌腱炎 右手「不舉」

【蔡明樺╱台北報導】

近期是國內棒球熱季,門診也收治不少打棒球致運動傷害個案。一名男大學生在接球時,左手拇指被來球命中,指骨掌骨關節當場骨折;另有30歲上班族因熱身不足就投球,肩膀肌腱發炎變成右手「不舉男」。醫師表示,自棒球經典賽以來,因打棒球受傷患者已暴增4成。

男大生守壘害骨折
收治病例的桃園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指,該名左撇子男大學生守一壘時,左手拇指被強勁滾地球命中,就醫照X光確定骨折,治療、復健至少需4個月。林頌凱說,另名30歲上班族,平常很少投球,近來也趕上棒球熱,但因熱身不足就上場投球,隔天早上右手竟痠痛舉不直,就醫診斷是肩膀肌腱發炎
林頌凱指,民眾打棒球受傷部位前三名為肩膀、腰椎和大腿,其中以肩膀肌腱受傷最多,而經典賽後打球受傷的民眾已暴增4成。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林瀛洲建議,民眾可藉舉啞鈴、伏地挺身和跑步強化肌力、穩定肌肉群可避免受傷,每周約2到3次;重量訓練、跑步宜分段分次進行,若份量太多反而會受傷。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四步驟 改善足底筋膜炎

【元氣周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根據研究,慢跑可以增強心臟血管功能,也可以提高肺活量;現代人攝取過多熱量,慢跑也是適合各年齡層的有氧運動;甚至也有醫師指出,慢跑有助青少年活躍骨骼、有助長高。


姿勢跑鞋不對 筋膜就出問題
越來越多民眾從事慢跑,但也有越來越多民眾因為跑步姿勢、跑鞋等問題,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受力、緊繃,因而罹患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最主要的支撐,主要功能是吸收足部跑走時,著地所產生之反作用力。新光醫院復健部主任謝霖芬表示,足底筋膜一共五條,從腳跟跟部往五個腳趾頭輻射;他說,除了慢跑,包括久站的專櫃小姐、教師等職業,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好發族群。


九成患者 發炎部位在腳跟
足底筋膜炎兩腳都有機會發生,好發在需要經常步行、站立、負重的那隻腳。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表示,超過九成患者,足底筋膜發炎疼痛部位在腳跟,一成患者則在足掌。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只要站立或走跑一段時間,患部就會隱隱作痛,避免長時間久站就可以紓緩症狀。喜愛慢跑或需要長期久站的民眾,除了選擇正確、合腳的跑鞋外,新光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蔡春梅也建議,一旦發現腳跟疼痛,最好立刻停止活動,讓發炎部位休息


鞋要有跟 別穿帆布鞋跑步
對於喜愛慢跑的民眾,除了選擇氣墊鞋減輕足部負擔外,鞋內也可考慮加上可紓減疼痛壓力的足跟墊;鞋跟稍高的鞋子,才能減少足底筋膜受傷機會,因此切勿穿著帆布鞋跑步。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一般可以在運動後,在足跟部位冰敷,減少發炎疼痛。由於足底筋膜炎主要是因為筋膜拉力過大,因此建議患者平常可在家多練習回復足底筋膜及促進肌腱肌肉強化的運動,就可改善症狀。

記者陳立凱/攝影


資料來源: udn聯合新聞網 健康醫藥

足底筋膜炎

施國正醫師

不論是年輕人或中年人,常常會遭受足底疼痛之苦。這樣的案例每天都可以看到,足見其普遍性,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沒有差別。與個人所穿的鞋子有關,但穿著高跟鞋或是稍為有跟的鞋子卻很少發生足底痛的。

足底筋膜是一種很厚多層的纖維筋膜所構成,它的起點在腳底跟骨的前方呈放射狀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中央的部分最明顯,又分為表層和深層,作用是拉緊跟骨及足部,使腳底成一弓箭狀,使人類在行走時能承受足底的壓力,使足部具有彈性。另外於足底跟骨下方及周圍則包覆以很厚的脂肪及纖維,而形成一個軟墊。

為什麼會發生腳底痛呢?大部分都是使用過度,例如站立太久,走太多的路、慢跑、經常走健康步道或是在不平的石子路面走太久。這些活動都會使足底筋膜受傷,進一步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病人常常在早上起床後,一腳踩在地上突然覺得腳跟底下有劇痛,但是走幾步或下床一陣子之後,疼痛反而減輕了。然而到了下午或是站立太久,活動過多腳底痛又發作了。如此反覆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當然穿的鞋子底部太薄或太硬也是誘因之一。

病人疼痛的部位主要是局限在足底靠近筋脈的起點,用手去壓會感到很痛,病人往往會以為腳底長了骨刺,但是X光顯示有骨刺並不一定會造成疼痛。反而沒有長骨刺的人常常也會腳底痛,病人最苦惱的是無法好好的行走,坐下來休息一段時間有時候會使疼痛減少一些。

預防勝於治療,病人首要做的是防止再發,減輕體重的負荷是很重要的。減少腳底的使用,暫時避免站立太久,爬山、健行、走健康步道和慢跑都要暫停,直到疼痛完全消失為止。同時還要慎選鞋子,鞋子的大小要適中。適合自己的腳最重要,貴的不一定比較好。鞋墊也很重要,厚一點的柔軟一點的比較可以避免足底筋脈受到很大的張力而引起發炎。

治療最佳的對策就是先找骨科醫師就醫,經過醫師的詳細問診及觸診,必要的時候再照X光片以確定診斷,然而給予藥物治療。熱敷,抬高足部,讓小腿休息,都會使疼痛減輕。如果上述的方法試了幾星期都無效,則可以考慮在疼痛點打入小量的類固醇,如此便可以使疼痛改善很多。有些病人常誤解使用類固醇非常可怕,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藥物用得巧妙是可以治好病又沒什麼副作用的。在醫師的指示之下一年之內打四針類固醇是不會有副作用的。至於民俗療法、推拿、針灸或拔罐等,若治療不當是有可能使症狀變嚴重的,使用之前不可不慎。

有少數的病人經過上述的方法治療仍未改善的,則可以考慮手術的治療方法。通常是要經過大約一年的治療無效之後才考慮,醫學文獻上只有少數的個案報告,方法是由足部的內側切開,把發炎的足底筋脈切除,若同時有骨刺的存在也需一併除去,少數則需把神經的分枝切斷以減少疼痛。手術之後也需要有一段時間的休養,才能完全恢復。而且以後也須注意防患復發的可能性,運動的方法很多,當發生足底筋脈炎時,爬山、跑步、健行便要停止。為了防止體重的增加其實是可以換別種其他的運動例如游泳,節食也可以達到目的。總之腳底痛大多是由於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因此解鈴還需繫鈴人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施國正醫生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中風後漫漫復健路

【劉宇菁】

中風是由於腦血管栓塞或出血造成腦組織的缺血及壞死,症狀包括半邊肢體無力、感覺喪失、不自主張力增加、吞嚥困難、言語困難、大小便障礙、心情鬱悶以及認知功能受損。醫師視病人失能程度開立不同的專業治療處方,以進行中風後的復健。

中風的復健包括以下幾項。
物理治療:處理肢體運動困難、步態異常或平衡失調並重建運動功能(肌耐力、平衡、協調)及步行能力;
職能治療:著重於日常生活訓練、手功能訓練、副木支架製作、輔具評估與訓練及居家無障礙設施的評估與改造等項目;
語言治療:專精於失語症、口語動作失調、吞嚥困難等治療與訓練;心理治療:針對中風後心理的調適;社工:提供社會資源之相關資訊。


中風復健可分三階段

急性期:約中風發生一週內,治療重點在控制血壓、心跳、體溫等生命跡象,有些病人在此時期需插入鼻胃管預防吸入性肺炎或嗆咳的發生、尿管以避免尿液滯留,甚至氣切管處理呼吸衰竭。此時期治療目標是讓病人維持在穩定生理狀態下,然後開始介入床邊復健,以被動性關節運動等維持關節活動度,正確擺位避免臥床過久導致褥瘡。

亞急性期:約中風發生後一週至數月間,此時患者生命跡象趨於穩定。治療目標在促進神經修復或重新整合、訓練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並增加患者的獨立,也學習使用輔具彌補身體喪失的功能。

慢性期:約中風後數月至年餘,大多數病人已出院,視恢復程度不同,有的重回職場,有的採門診復健方式,或於居家或安養護機構進行照護。治療目標將患者的功能發揮到最大,並增進生活品質。


中風患者及家屬最常關心的問題是:「多久才可以開始走路?」這道理跟「吃緊弄破碗」相同,當動作還沒發展出來前,太急著學走路反而導致不正常張力增加,步態也不自然。所以應在家中多練習治療時學習的動作,家屬跟患者都需配合將動作融入生活中,做好行走前的準備,依循專業建議再學習走路的動作。

中風復健是一項長期抗戰任務,除了多方位復健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患者本身意志力和心情的調適。臨床上常聽到家屬要求患者把握「復健黃金期」,指的是中風後三個月到半年左右這段時間,此時功能恢復速度較快,運動訓練成效也較明顯;然而恢復速度與成效需視個人腦部組織損害程度而定。

但臨床上也常發現有些患者在中風後一年,其功能仍持續進步,表示黃金期過後恢復速度雖沒之前快,卻還是有復原的希望。所以莫給予患者過多壓力,應該放鬆心情持續有信心復健及調整生活型態,並多活動保持生理機能,如此才能循序漸進回到原來的生活。即使遭逢中風的衝擊,仍可以生活地很有品質,成為一個身體及心理都健康的人。


資料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腕隧道症候群

何謂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手上的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受到位於神經上方的韌帶壓迫所造成的臨床症狀。所謂正中神經是指支配大拇指動作與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感覺的神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腕隧道症候群又名正中神經壓迫症,是上肢最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它常好發於中年婦女或是懷孕的女子。正中神經至手腕腹側時會通過由橫腕韌帶、手指屈肌腱及橈骨與尺骨包圍形成的一個狹窄通道 ( 腕隧道 ) 。任何會使腕隧道變窄的狀況都會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導致感覺異常、痛與麻痺甚至肌肉萎縮無力,常見的原因包括腕屈肌腱鞘炎 ( 反覆過度使用受傷或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 ) 、腫瘤、甲狀腺機能異常、懷孕 ( 會引起淋巴水腫 ) 與糖尿病 ( 會引起神經炎 ) 、痛風、腕部骨折等。

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與職業或運動有關,其中腕部經常用力(如打字)、木工、打高爾夫球者常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罹患者以中年人為主,女性多於男性。治療包括腕部休息,口服鎮痛劑甚至可以小夾板固定腕部,物理治療亦能減輕症狀。對於某些病例或許需要在腕部局部注射類固醇以封閉韌帶,或接受外科手術來減輕神經的壓迫。


發病時期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在發病時期的症狀可以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和其他疾病相同,越早發現就較為容易治療,因此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我們分成三部份來介紹:

早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
疾病早期的一些症狀經常會讓專業人員或病患掉以輕心。

  1. 正中神經所支配的感覺神經分布區域出現麻木、疼痛等症狀。
  2. 麻木、疼痛症狀在夜間會加劇,甚至麻痛到醒過來。
  3. 麻木、疼痛症狀會因暫時手甩動而減輕。
  4. 麻木、疼痛症狀逐漸在白天也會出現,而且因重複手腕動作(如騎車、洗衣等)而症狀加重。


中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

  1. 出現持續性的手指麻木、疼痛症狀。
  2. 細微的手指動作(如扣鈕扣)出現障礙。
  3. 手上的杯子或碗可能握不住而掉落。
  4. 麻木、疼痛症狀會放射到手肘甚至肩膀。


後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

  1. 出現感覺喪失。
  2. 肌肉萎縮。
  3. 手部活動功能受限。
  4. 麻木、疼痛症狀放射到手肘和肩膀 。



誰容易得腕隧道症候群 ?

  1. 需要長時間握筆寫字的人。
  2. 需要長時間打電腦或使   用滑鼠的人。
  3. 經常長時間騎摩托車的人。
  4. 經常做掃地、拖地、扭抹布等家事的人。  

過度使用抓握姿勢惹的禍 -- 或許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打了一整天的電腦後,感覺到整個手腕又酸又痛,有時候,疼痛的程度甚至讓你連拿杯子喝水都成問題,沒錯,這就是腕隧道症候群的典型症狀,情況輕微的人,手指發麻,若此時沒有適度的休息治療,仍繼續過度使用,會讓狀況更加惡化,嚴重時你完全無法連拿筷子挾起一張紙。   在醫學上,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是指,當你 " 過度使用"” (即長期連續使用超過 30 分鐘以上)握力/抓握動作時,位在手腕最下緣的腕隧道(即由手腕間由橫韌帶與屈肌所構成的空間),就會因為屈肌變得肥厚而造成空間縮小,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產生發炎與疼痛的現象。

在臨床病患上「腕隧道症候群」是指上肢經過腕部隧道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衍生的病症,其主訴主要是手指麻木、疼痛或無力,是當今在辦公室中使用電腦作業的工作人員最常罹患的現代文明病。根據一項非正式的統計,「腕隧道症候群」的盛行率約在 5% 上下,兩側皆出現的比率大約在百分之十,慣用手較易發生,女性比男性多,最常發生在中年人口群中 。

休息及保護:
防止進一步的傷害,避免再過度使用手腕,最好量製『豎腕手支架』,白天及晚上均可以配戴,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可以專門設計及製作。懷孕婦女一般生產後會自然痊癒。

復健治療:
症狀緩解最無副作用的方式,包括紅內線、熱敷、水療、蠟療、經皮電刺激及超音波等,物理治療師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也有不錯的效果。

藥物治療:
此類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止痛劑、促進血液循環劑、維生素B群、利尿劑及外用酸痛軟膏等等,需避免長期服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

局部注射:
嚴重麻痛,影響日常生活及情緒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立刻緩解症狀,但效果只是暫時性,也不宜經常注射。

手術治療:
神經已經變性,肌肉開始萎縮時, 必須以手術切開韌帶或加上神經分離術。此種手術並不困難,往往效果很好,傳統手術方法由手掌面皮膚做略長的ㄑ字形切口,然後把腕韌帶整個切開,解除正中神經之壓迫,手術時間大半十分鐘以內,病人症狀之改善也很好,但是手部的傷口大;病人復原時間長,近三年來內視鏡手術發達起來,儘量要求對病人之侵犯性降低又能達到同樣結果。較新的手術方式以局部麻醉進行,首先在腕部掌面劃一約 1 至 2 公分 的切口,將環腕韌帶分離出來,以特殊刀片,在內視鏡監視下,縱向從中切為兩半。然後縫合傷口;手術即告完成。其優點為傷口較小,且離平時手部操作的位置較遠,病人於短期內即可恢復正常工作。 手術不用住院,手術後接受復健治療,可使水腫盡快消除及恢復萎縮的肌肉功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http://lins.fju.edu.tw/~su/med_951/951_04/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物理治療時應注意事項

隨著社會的高齡化、現代化,街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復健診所,醫院復健科的人潮更是絡繹不絕,很多上班族、老人家及受傷族都有「做復健」的經驗。但您真的認識這種專業的治療方式嗎?

其實,大家俗稱的「做復健」,包括拉腰、拉脖子、熱敷、電療等治療,真正的名稱叫做「物理治療」。而且這些治療絕對不是單純抓龍、推壓、拉筋,或像是坐按摩椅按個鈕就可自己操作,甚至交由護士或助理小弟就可;而應該是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執行。以下我們就介紹物理治療時應該注意的事項,避免大家誤踩地雷。


沒有合格的物理治療師把關,「治療不成反受傷」!
物理治療有效的真正關鍵,是在於物理治療師是否能正確評估在疾病、身體結構、環境或個人層面中,影響您生活功能的各種原因,並給予最適切的治療和建議。

這些治療除了使用儀器設備之外,還有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運動治療指導、姿勢矯正、輔具製作和環境改造,甚至為您設計在家裡即可執行的居家訓練活動,都可以達成到減少身體不適、增進生活品質的目標。

所以大家要睜大眼睛看看幫忙治療的人員是否是掛有執業執照的物理治療師,千萬別隨便讓護士、不具專業資格的助理代勞


治療師忙不過來,病人「假會」操作機器恐出錯!
坊間最常見的「物理治療」服務介紹,就是一台一台、各色各樣的儀器、設備,彷彿只要走進治療室,這邊電一電、那邊拉一拉,就能病除。有些已經治療一陣子的老病號,常覺得這些復健器材操作都很簡單,看到物理治療師像機器人一般忙不過來,誤以為不必勞師動眾,全部我自己來就可以了。

事實上,這些儀器設備的使用,並不是單純操作按鈕這麼簡單。熱療、電療、牽引這些常見的治療,就像所有的醫療一樣,都有風險,也各有適用與不適用的情形。物理治療師應該充分告知您這些風險,並親自操作治療儀器,才能依照您治療前後的反應、症狀的變化,設計最有效的療程,也避免重複無效的儀器治療,浪費您寶貴的時間和健保資源。


電療不是開越強越好、電越久越好,以免皮開肉綻!
電療的目的,有的是為了減緩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為了增進神經肌肉的聯結,以促進動作的產生。但是太強的電流造成強烈持續肌肉收縮,也會造成肌肉受傷、皮膚灼傷,即使非常低的電流,長時間還是可能造成電化學灼傷,千萬別誤以為開越強越好、電越久越好


接受電療的注意事項:

  1. 注意儀器的電源線和外觀是否有損壞?面板上燈號是否正常?
  2. 電療過程盡可能遠離環境中的金屬的管子、鐵架、或其他金屬外殼,以免因接地而造成電擊。
  3. 電療貼片的位置、間距、電流強度都必須正確;電療貼片不可以放在胸廓,或是頸部前方。
  4. 裝有心臟節律器者不能電療。心臟病、感覺缺失、癲癇或懷孕的人,容易因為電療而造成病發或皮膚受傷等不良反應,使用時更要特別小心。

熱療不是感覺「熱呼呼」就好,專業治療到位才能安全又有效!
熱療有乾、溼兩種:
溼熱如熱敷包,屬於淺層治療;
乾熱如短波,作用位置則較深。
這兩類的注意事項如下:


使用熱敷袋的注意事項

  1. 熱水溫度高達 70 度左右,不可以自行取用熱敷袋,以免燙傷或打亂加熱順序。
  2. 使用前要先包裹 6 到 8 層毛巾,每隔五分鐘要查看皮膚狀況。
  3. 要避免將身體重壓在熱敷部位,以免燙傷(因為體重會加速熱的轉移,局部的循環又會因為血管受壓迫變差而減少散熱)。
  4. 不要為了節省時間,在同部位同時熱敷和電療,以免熱敷的水氣,導致漏電意外。



使用短波治療的注意事項

  1. 治療時要把身上所有金屬和磁性物品取下,以免干擾儀器。
  2. 使用短波需要將治療位置露出並覆蓋毛巾,以免衣物的合成纖維融解、沾黏,您可以要求在一個具隱私的空間來進行治療。
  3. 體內有骨折鋼釘、心臟節律器、植入型電刺激器等,都是不可以使用短波的。
  4. 短波治療的正常皮膚感覺只有「溫溫的」,若是感覺「熱呼呼」,極可能深部已經灼傷,應趕快向治療師反應。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疼痛物理治療 - 電療

電療的止痛原理是利用門閥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刺激較大之神經纖維去抑制疼痛纖維的傳導,降低疼痛傳入時之神經興奮活性,達到止痛的效果。臨床較常使用之電療儀器包括有低週波電刺激器和中頻向量干擾波。

低週波電刺激器(又稱低頻電刺激器)的頻率範圍主要在1000Hz以下,其治療方式是透過可傳導電流之凝膠貼片黏貼於患者之疼痛部位。由於電療本身含有正負兩極,所以會改變細胞膜外之電位,引起神經細胞產生動作電位,進而引起肌肉收縮反應。低週波電刺激器作用部位主要在人體之淺層之大塊肌肉,因此在做低週波電療時,可以看到淺層肌肉的收縮與跳動。所以低頻電刺激器除了止痛外,亦可放鬆淺層的肌肉組織。低週波電刺激器之適應症包括術後止痛、癌症痛、神經痛、不良姿勢引起之肩頸痛。

中頻向量干擾波的頻率範圍主要在2000Hz至5000Hz,其治療方式是透過海綿吸杯吸附於患者之疼痛部位周圍。由於中頻向量干擾波之頻率較高,對皮膚之穿透性較好,因此可達到人體較深層之軟組織。所以中頻向量干擾波除了止痛外,亦可放鬆深層的軟組織。中頻向量干擾波之適應症包括下背痛、下背肌肉痙攣、神經痛、肩、膝、髖、踝關節痛。

以上兩種電療之適應症皆為止痛與降低肌肉痙攣,包括肌肉骨骼系統疼痛、術後疼痛、癌症痛、神經痛等。電療被視為短期有效之止痛工具且副作用較小。


資料來源:長庚醫訊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下背痛的水中物理治療運動

相信不少人曾經有過“腰痛”的經驗,硏究亦曾指出約有60%至80%的人,一生中曾經歷下背痛 (Low Back Pain)。

下背痛其實是一種症狀,引起此痛症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是姿勢不良、軟組織的損傷、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椎間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或其它脊椎疾病。大部分下背痛的患者會選擇吃止痛藥,或者去看醫生處理。物理治療師會敎導患者進行治療運動,加強腰腹肌力來保護脊椎,避免再次受到下背痛的困擾。

治療下背痛的方法,除了採用一般陸地上的運動來加強鍛煉以外,在水中進行運動亦是一項安全、有效及理想的治療運動。

由於水具有其特性,包括浮力、阻力及水溫,在運動時配合這些特點來進行治療運動,效果便可發揮得更好。水中的浮力能減少關節和肌肉的負荷,對於負擔身體大部分重量的脊椎來說,在水中進行運動能減低痛楚及不適。水中的溫度(水療池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3℃,而公衆泳池約為28℃)及水壓能使緊繃的肌肉放鬆,增加肢體關節的活動度;而在水中全身受到均匀的水壓亦會使周邊血管收縮,增加靜脈迴流,使肌肉血流增加,提升肌肉訓練的效率;在水中移動時所產生的阻力可以用來提供肌肉阻力來進行肌肉的訓練。

在水中進行物理治療運動,並不需要患者懂得游泳或浮於水中,一般只需在站在水深及胸的深度,即可進行由物理治療師所設計的治療運動。運動中有時還會使用到浮條、浮板、游泳圈、水袖等輔助工具來進行訓練,便能安全確實地執行治療運動。

下背痛的水中治療運動原則與陸上運動的形式相類似,不僅提升腰椎關節的活動度,還要增加軀幹,特別是腰腹肌的肌耐力、腰椎的穩性度及整體的姿勢改善,以避免再次的傷害。配合水中運動的特性,有以下五項運動可以依序練習來改善下背痛的症狀。

(一)伸展腰背及下肢肌肉
患者可以站在池邊,雙腳踩穩,雙手扶着池邊,雙膝伸直,慢慢讓臀部盡量往後往下沉,伸展下背及大腿小腿後面的肌肉,維持10秒後放鬆,來回重複8至10次。


(二)活動腰椎關節
患者可以套上游泳圈或泡棉背心於腰部,雙手扶着池邊,整個人放鬆伏趴在水面上,再利用腹部力量,把雙膝靠攏慢慢彎至胸部;之後雙膝往後並且下肢慢慢伸直,直至整個人又伏趴在水面。此動作可使腰椎關節在不負重的狀態下做出彎曲伸直的動作,來回可以重複20至30次。




(三)強化腰部肌力
a. 患者套上水袖於雙腳腳踝後,頭靠池邊,雙手左右打開扶住池邊,整個人放鬆仰躺於水面上,保持上身穩定不動;利用兩側腰腹肌力,慢慢把伸直靠攏的雙腳左右擺動,來回可以動複20至30次。




b. 在同一仰躺姿勢下,雙腳伸直及稍為分開,用腰、臀部的力量把一邊的腳盡量伸直的往池底方向下壓,再慢慢升至水面;換另一邊的腳做相同的動作,來回可以重複20至30次。




(四)增強肌肉耐力
患者可以除下腳踝上的水袖,只帶上游泳圈或泡棉背心,在較水深處進行像騎單車的"踩水"動作。此時上半身須保持放鬆及挺直,下肢在運動時盡量不要碰到池底,以平穩的速度進行此項訓練,維持5-10分鐘。這項運動除了能訓練到整體的腰腹及下肢肌力外,還能增強個人的運動耐力,因此可以在感覺疲勞時停下來休息,再重複1至2次。


下背痛的患者不妨嘗試以上述五項水中運動,頻率為每星期2至3次,每次1小時,維持6至8個星期,相信能對於下背痛症、腰腹肌力及整體狀況有所改善。但須緊記,假若皮膚有傷口、紅眼症或發燒時不宜下水運動;有心臟病、高血壓,或其他疾病者,請先諮詢物理治療師,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治療運動。

模特兒:張遠嘉
澳門物理治療師公會    趙可儀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穿人字拖易患跟痛症 每次穿別超1小時

文/記者莫冠婷 通訊員李冰潔
醫學指導/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足踝外科組組長肖進博士

炎夏將至,穿著發出「踢踏、踢踏」聲的人字拖給人瀟灑的感覺,時尚舒服的人字拖成為年輕人夏日的必備單品。然而,上海鐵路局近日發微博提醒穿人字拖有害,並數出它的「七宗罪」:導致後腳跟、足弓和腳趾疼痛;致腳趾下肌腱勞損甚至神經發炎;容易導致小腿肌肉扭傷和足底筋膜炎;皮膚變硬和腳後跟皴裂;造成髖關節和腰部疼痛;腳部更易受到外傷;缺乏保護腳趾的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趾骨壓力性骨折。此前更有報導指出,穿人字拖運動會導致跟腱斷裂,還會累及膝關節、腰部、臀部,損傷脊椎。究竟穿人字拖是不是那麼可怕,會導致人體骨骼受傷?穿人字拖可能潛伏哪些危害?什麼情況下需要治療?挑選鞋子有什麼要注意?哪些人群不適宜穿人字拖?記者請來骨科專家支招解答。

微博傳言:穿人字拖會致趾骨骨折?罕見!

近日,有微博在綜述人字拖「七宗罪」時提出,由於人字拖「缺乏保護腳趾的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趾骨壓力性骨折」。

對此,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足踝外科組組長肖進博士表示,微博中所稱的『趾骨壓力性骨折』應為『趾骨應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是指由於長期負重或運動過度,長期緩慢積累發展而來的骨折,又稱為疲勞骨折或行軍骨折。應力性骨折最常見的部位是蹠骨,而非趾骨。「但目前國內的學術文獻沒有查到人字拖會造成趾骨應力性骨折的報導。在原理上可以推出由於足弓沒有支撐引起勞損,造成應力性骨折;但著實是十分極端的個案例子,在生活中不是少見而屬罕見,甚至可能有誇張成分。」

此前還有報導指出,長期穿人字拖運動會造成跟腱斷裂,以及累及臀部。肖進認為,「跟腱斷裂」和「趾骨骨折」在臨床上十分罕見,是極端案例。至於「累及臀部」,也是似是而非的說法,「準確而言,應該是導致骨盆和脊椎肌肉疲勞」。

危害:1/6跟痛症跟穿人字拖有關

「雖然人字拖深受大家歡迎,但是穿人字拖會改變人直立時的受力點,導致腳的受力不平衡。」肖進解釋說,人在正常直立時是3點受力:腳跟、第1蹠骨頭、第5蹠骨頭。而正常的腳內側都有足弓,足弓能保證三點受力平衡,對保護足底的肌腱、韌帶、血管等結構,緩衝壓力,適應不平的地面有重要作用。如果腳弓過低造成扁平足,或是腳弓過高形成高弓足,都會導致腳的受力不平衡,容易發生疼痛和畸形。

「人字拖最常見的危害是跟痛症,其次是扁平足,在跟痛症的患者中,有1/5~1/6跟穿人字拖有關。」肖進表示,長期穿人字拖,會有以下一些危害:

1.跟痛症正常行走時,人體有前傾的趨勢。但是人字拖由於鞋底太平,穿著行走時重心向後移,加上人字拖太薄,不能有效吸收地面的反衝力,足底筋膜或脂肪墊容易受到撞擊,導致腳跟痛,嚴重者還會出現跟骨骨刺。

2.不能支撐足弓,導致扁平足大多數人字拖由於太薄、太平、太軟,不能給予足弓有力的支撐。長期穿著,還容易導致小腿和局部肌肉勞損。而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穿著過多,還可能形成扁平足畸形。

3.足趾畸形,形成爪行趾人字拖僅靠2根細細的帶子連繫鞋與足。行走時,由於擔心鞋子飛脫出去,前足和足趾會下意識繃緊、蜷曲來扣住鞋底。長時間下來,可引起腳趾肌腱勞損、慢性炎症,嚴重者形成爪行趾。

4.腰和下肢的關節老化、疼痛鞋底如果過平,使人有往後傾的趨勢,快步走時,往往將身體重心向前傾,這樣膝蓋會自然彎曲,骨盆腰部的肌肉也會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而改變。而且穿人字拖行走時往往步幅短、步頻快,加速下肢關節的磨損。尤其是老年人,長時間穿著可能導致膝關節、骨盆和脊椎肌肉疲勞,出現下腰部和膝關節、踝關節的退化、骨質增生、疼痛感。

5.皮膚變硬,腳部容易受傷雙腳長期暴露在外,夏日太陽暴曬容易使腳部皮膚變乾燥、老化,甚至皴裂。

治療:腳跟痛半年沒好轉應就醫

「跟痛症與穿鞋不正確,行走過多,以及人的腳底肌筋膜退化(老化)有關。大部分的跟痛症是自限性疾病。一般過半年左右會逐漸好轉、自癒。而頑固性、反覆多次發作的跟痛症,則要到醫院進行治療。」肖進如此表示。

症狀較輕的患者,首先應換一雙合適的鞋子,最好的選擇是運動鞋。此外,可以進行物理治療,比如熱水泡腳、足底按摩;或者進行超短波、震波等物理治療。

嚴重者則要進行藥物治療、功能鍛鍊和支具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消炎鎮痛、活血化瘀,以及在痛點(腳跟)放置一個用磨碎的中藥製成的小藥包,緩解症狀。功能鍛鍊主要是拉伸踝關節。至於支具治療,包括用以保持踝關節繃緊、背屈的夜間夾板和定製鞋墊。

防護:老人小孩不宜穿人字拖

肖進提醒,成年人不建議長時間穿人字拖,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此外,老年人和小孩不宜穿人字拖,這是因為人字拖會加重老年人的關節磨損,而且容易摔跤造成骨折,而小孩則容易造成扁平足畸形。另外,有扁平足、踝關節不穩、崴腳等足部疾病的人士,以及孕婦也不建議穿人字拖。運動、爬山、旅遊時,可能會走到過硬、不平的路,不應穿人字拖。而有些白領習慣在辦公室放一雙人字拖緩解穿高跟鞋的疲累感,肖進提醒,由於寫字樓的瓷磚較為光滑,因此應注意防摔跤。

如何挑選合適的鞋子?肖進支招:「正確的鞋子設計應該是鞋跟高約3~5釐米,硬底軟墊,足背有包裹,足弓有支撐的鞋子。不要選那些一折就軟、鞋底可以被扭轉的鞋子。如果要穿人字拖,建議挑選足背帶子較寬、鞋跟稍高的人字拖。」

肖進還介紹,平時在家可進行緩解足跟痛的保健方法。除了用熱水泡腳,或進行足底按摩、多按捏足弓部位,還可以用腳輕輕踩住一隻小球(比如網球),用腳底的力量輕輕滾動小球,按摩和刺激足弓的穴位,還能達到伸展小腿肌肉的目的。


資料來源:新華網

瘋低頭 大一生 頸椎長骨刺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長時間低頭玩智慧型手機對頸椎造成壓力,嚴重可能增生骨刺,門診就發現頸椎長骨刺有年輕化趨勢,最年輕患者才大一,建議保持正確坐姿,並避免維持同姿勢太久,另適時做頸椎保健操3招,幫助緩解頸部壓力。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近年門診發現,因頻低頭玩手機、平板電腦,造成「低頭症候群」增加,易刺激頸椎增生骨刺,就有一名約18、19歲大一生,因頸部不適求診,且吃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效果不彰,經照X光才意外發現長骨刺,由於骨刺可能壓迫神經,造成肢體麻木甚至癱瘓,提醒如發現頸椎有痠、麻、痛、無力,嚴重會延伸到肩膀、手臂,應趕緊就醫。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同一療程 針灸、物理治療…復健恐多250元


每次加50元 影響121萬人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未來民眾接受中醫針灸、脫臼整復及「中度─複雜治療」、「複雜治療」物理復健治療,若屬同一療程(看診六次),第二次起健保擬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一個療程下來,將要比現行多付二百五十元,受影響人數約一百二十一萬人。

民眾目前到醫學中心做這些復健治療,掛號費加部分負擔,每個療程付五百一十元,未來將增加到七百六十元;到區域醫院則由三百九十元增加到六百四十元;地區醫院由二百三十元增加到四百八十元;診所則由一百五十元增加到四百元。實施日期尚待核定。

健保局:落實受益者付費

健保局主秘蔡淑鈴表示,目前中醫只有傷科治療同一療程自第二次起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物理復健部分,只有「簡單治療」及「中度治療─中度」的同一療程,自第二次起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為落實受益者付費及健保法規定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門診費用二十%,健保局擬逐步取消非弱勢團體免付費醫療的相關規定。

所謂「中度─複雜治療」即為中度治療項目超過三項,合計治療時間超過五十分鐘,中度治療項目包括肌肉電刺激、上下肢水療及牽拉運動等;「複雜治療」則包括平衡訓練、等速肌力訓練及義肢訓練等。

日前健保局邀請醫界及相關團體就此事進行討論,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現行程度輕的物理復健有納入部分負擔,比較複雜的沒有納入;中醫傷科推拿有納入,針灸及脫臼整復卻沒有,與會人士認為這樣太亂,也不公平,會中達成共識,支持健保局統一收取復健相關部分負擔。

消基會:部分負擔應統一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復健部分負擔收費應統一,不然,醫療浪費很容易朝不用收取部分負擔的項目流動,如此一來,健保局不僅收不到部分負擔,還要支付金額更高的複雜復健給付。

根據健保局統計,去年有二百九十多萬人接受中醫治療,其中針灸治療就有二百一十八萬多人、占七十五.二%,脫臼整復治療則有二千多人、占○.一%;物理治療部分,去年計有一百九十三萬多人接受復健治療,其中「中度─複雜治療」有九萬九千多人,「複雜治療」則有四萬二千多人。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中醫針灸使用相當廣泛,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等於是懲罰病患。此外,針灸由中醫師親自執行,針灸復健第二至六次健保不付醫師診察費,至少應能納入合理門診量。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下背痛知多少


下背痛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有的人疼痛只有兩三天,有些人則是經年累月的痛,沒有一天舒服過。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有的人會告訴醫師說他的疼痛像是肌肉抽筋的痛,有的人則是只感到酸,有些是行走或站久了痛,有些則是怎麼躺怎麼坐都痛,甚至有些人連大腿、小腿和足部都痛,還有些則會有感覺異常的現象。這些問題都一直困擾著病患,也讓病人無法工作,或須改變工作,甚至喪失了良好的生活的品質。

下背(龍)骨是由腰椎(腰椎共有五塊)、薦椎及尾椎骨所構成的,其外有肌肉、韌帶、神經及血管圍繞。

神經是由脊髓分支出來的,連到肌肉骨頭司肢體的感覺與運動;血管是由主動脈分支到脊椎動脈,它則供應血液循環;肌肉與韌帶則支持身體與軀幹的動態與靜態平衡。

脊椎體之間以椎間板相連,椎間板為軟的組織,可以吸收加諸於椎體的壓力,並且可以容許脊椎做適度的彎曲。

椎間板內有纖維及水份,在年輕的時候水份較多且富於彈性,隨著年齡增加逐漸退化,而導致彈性變差,如果受到強大的外力擠壓易造成破裂和突出。

大致而言下背疼痛的種類可以分成是由肌肉韌帶、骨頭、椎間板或神經所造成的疼痛這幾類,當然也可能是上述兩種以上的構造合併所造成的。

至於是哪些因素造成這些構造的失去正常功能則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楚的。

像是常見的外傷、車禍、高處跌落或者細菌病毒感染、脊椎腫瘤和脊椎病變畸形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所幸下背痛大多數並不是甚麼嚴重的疾病造成的(約占百分之八十),最常見的是因為姿勢不正確(像是坐著很久不曾移動身體,長途旅行乘車或開車),使用過度、用力不當,搬運太重的東西超出負荷"閃到腰"所造成的

其點型的症狀是做完動作之後立刻感到背部一陣劇痛,接著便無法把腰伸直,身體歪向一邊,脊椎呈現側彎狀。這時的疼痛局限於背部脊椎正中央或兩側,有時會有背部肌肉抽筋的現象,軀幹無法彎曲。甚至連從椅子上要起身都十分困難,繫鞋帶也無法辦到。

此時若照X光則不會有明顯的發現,神經學檢查也都常,此種疼痛是起因於肌肉韌帶或筋膜扭傷或拉傷。通常經過休息、藥物治療,幾天或幾週內便可以改善。此時最忌不當的推拿,因為它可能造成肌肉筋膜進一步的傷害。

至於骨頭造成的疼痛,一般比較劇烈。像是骨質疏鬆造成椎體壓迫性骨折則會令病人十分痛苦,只能

臥在床上不予移動才能稍減疼痛。有些因跌倒車禍造成的脊椎骨折,則可能更是嚴重甚至會造成脊髓或神經受傷而致下半身不髓。有些是癌症造成的骨折,疼痛更是難以忍受,通常須要藥物或是手術治療,比較輕微的個案也須要使用輔助的背架,以利行動及防止腰椎的變形。

有些骨頭會有脫位(先天的或是退化的)意即排列不正,脊椎呈不穩定狀態,也會造成酸痛的症狀。

此外,如果是因為骨頭退化,長骨刺壓迫到神經則會有神經痛(通常是坐骨神經痛)的現象,這時候連帶的

臀部、大腿、小腿或腳底也會疼痛或麻痺,有些甚至會有肌肉無力的症狀。有些則是因為骨刺過多,及脊髓外的軟組織變肥厚,使得整個神經管腔變窄,這就是脊椎狹窄症。

同樣的這也是會有酸痛的症狀,特別是在走了一段路之後,病人會因疼痛而須要休息一下才能再走,這就是所謂的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uadication)。

最後要提到的是椎間板突出症,這是因為椎間板破裂突出壓迫到其背後的脊椎神經根(nerve roots)產生特別的症狀而特稱之為坐骨神經痛

這裡要釐清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下背痛都是坐骨神經痛,許多病患已經把這個名詞誤用到以訛傳訛的地步,事實上真正的坐骨神經痛並不像一般人的認知那麼多。典型疼痛的症狀要有由下背一直放射到下肢的特點,有些會合併麻的現象,同時要有神經學上的障礙及X光、脊髓攝影、電腦斷層攝影或磁振造影(Myelogram、CT或MRI)影像的證據的支持,才可以診斷為坐骨神經痛。

治療的方式是以休息、藥物或復健為主,約百分之八十的人於三週內會有所改善,若沒起色則可以考慮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是否要接受手術治療。由於科技的進步,目前這種手術已經十分安全,恢復很快、復發的機率也很小,很少有併發症。

傷口小,手術的時間約一小時,住院約三至五天,因此經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其實不必再拖延。

如何預防下背痛呢?以下幾點常被提到:

搬運、推動、拉扯或舉起物體時要有正確的技巧(彎曲雙膝而不是腰,物體不要離身體太遠),如果物體太重則須請別人幫忙。

從事規律的運動,像是仰臥起坐、抬腿運動或柔軟體操等,以增加背肌的強度及柔軟性。

站姿與坐姿要正確,避免座椅太高或太低,最好須有靠背支撐(椅背或靠墊)。

站立太久或坐太久都是不好的,應該有適度的休息或活動一下背部及筋骨,避免彎腰駝背。

維持適當的體重,太胖對腰椎的負荷過重,容易傷到背肌。

至於睡姿則以平躺彎曲雙膝較佳(也可以在雙膝之下放置枕頭),側臥也是不錯的。

床舖的軟硬則因個人習慣而異,但是太軟造成脊椎彎曲姿勢不佳則是不妥。

當然適度、適時的改變姿勢(翻身)是必須的,以免同一姿勢躺久了造成局部組織循環不良,手麻腳痛甚至皮膚或神經壓傷(像酒醉時,睡的不省人事而造成手腳麻痺)。

總之,下背痛有時候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不留意一點疼痛一拖久了,有時會延誤治療,假使你的下背痛超過一週以上還是找醫師檢查才是上策。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施國正醫師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下背痛的預防及保健


在平均年齡逐漸升高的今天,身體組織老化所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而能活得久又活得快樂,平日的保養就成了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常遇到下背痠痛的例 子,也許是我們本身,也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這是一個典型預防勝於治療的例子,若是平時能正視這些問題,日後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痛苦,造成下背 疼痛的原因很多,以發生原因而言,經常負重,或長期彎腰的工作,最容易造成老年腰椎的退化性關節炎;曾經出過車禍,或不慎自高處跌下,則是年輕族群椎間盤突出的主因;至於上班族坐辦公桌或因運動間接造成的下背疼痛則是肌腱炎或肌肉疲乏居多,以病理的角度而言,肌腱炎或肌肉疲乏通常經過適當的休息即可恢復, 若忽視這個問題,由於新陳代謝產物乳酸的堆積,長期下來肌肉就會失去彈性,痠痛的次數和持續時間也會增加,這時就不是休息能解決的,而需藉助復健的治療才 能減輕症狀,但基本上這並不會影響到神經系統,而椎間盤突出輕微的時候也只有下背局部的疼痛,這時適當給予脊椎休息,或經由復健治療,常常會有不錯的改善,但若突出的軟骨太大,或沒有及早治療而任其發展,甚至反復造成同樣的傷害,就會造成病灶惡化,壓迫到神經而產生症狀,這時的痛苦,復健治療就不一定幫 得上忙,常常會需要手術摘除突出的軟骨,至於退化性關節炎,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剛開始是脊椎的關節間不穩定產生類似四肢關節磨損的疼痛症狀,接著因關節修 補的結果,產生了大小不一的骨贅,就是俗稱的骨刺,還有關節週圍的韌帶和脂肪層因長期關節炎而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原本專司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的彈性, 再配合骨刺的夾攻,脊髓神經就被壓迫得越來越厲害,這時病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麻木感,再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通常拖 到這個地步的病患都須手術移除壓迫神經的骨刺和韌帶等組織,並建立穩固的脊椎結構才能解決症狀。
至於要如何預防下背痛的產生?靜態方面:不良的姿勢會導致腰酸背痛,讓腰椎不受重力壓迫的姿勢就是正確的姿勢,平躺時腰椎最不受重力影響,側臥時,腰椎會因骨盆的位置而有所變化,如果在兩膝之間夾枕頭使骨盆正直就能間接保持腰椎的舒服狀態,若是平躺時,膝部下方墊枕頭使髖關節成彎曲的姿勢,腰椎即可貼近床 面,得到最佳的休息位置,如此便能減輕疼痛,坐的椅子需有靠背,臀部要坐得深,然後再讓背部舒適地靠在椅背,女性朋友不少人為了美姿兩腿交叉跨腿而坐,其 實,這種坐姿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舒解腰部肌肉緊張,開車的姿勢也很重要,尤其是長途的駕駛,在坐椅的調整以靠近踏板為原則,若是坐位離踏板太遠,上半身勢 必往前挪,腰椎自然很辛苦,站立時,儘量使頭部、頸部、胸椎及腰椎保持成直線,不要駝背,也不要過度腹部前挺,腹肌的收縮也有助於保持正當的姿勢,一隻腳 輕踏在矮凳上也能緩解腰部的不適。
動態的動作,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若必須搬運重物,施世亮醫師表示,切記要使重物靠近自己,且上半身保持正直,雙腿一前一後地蹲下,以大腿的力量舉起重物, 否則彎腰舉起重物很容易使腰部受傷,還有一個常為大家所忽視的細節,就是我們在把重物從左手邊搬到右手邊時,理想的動作應該是肩膀與骨盆平行並同步轉動, 也就是上半身與下半身如同圓木般轉動,對已經出問題的脊椎才有保護作用,目前時下健身蔚為風潮,健身時需有健身教練指導以避免造成運動傷害,像做早操時身體向前彎並左右旋轉,還有柔軟操腰部向前彎並下壓,對腰椎的椎間盤都會造成極大的壓迫。此外,訓練腹肌時有些人喜歡平躺然後雙腿同時上舉,還有以腹部支 撐,雙手雙腿同時伸直做打水狀,這也是十分傷害腰椎的動作,而在健身房常見,練上臂和練大腿肌肉的舉重器材,都有靠背可以保護脊椎,但是,除了背部靠上去 之外,還要注意的是務必將骨盆往後靠,使腰椎貼平於靠背上,分散力道,以免重量集中在腰椎,反而造成傷害。
平常要多注意正確的姿勢以及避免傷害腰椎的動作,若有下背疼痛的情形需及早請醫師評估,不要輕忽問題的嚴重性,如此便能減少下背痛的發生。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您好,我是您的物理治療師 。


【物理治療師-莊上毅】

您知道在歐美等先進國家物理治療師這份職業,連續超過三年榮登全美明星職業的前三名嗎?

如果您的認知還停留在:
物理治療師=推拿師=按摩師=中醫
物理治療=按摩+開電療
物理治療=復健科

那您該好好的閱讀這篇由物理治療師來介紹自己的文章:

您知道林書豪在球場上發光發熱的背後,有一位物理治療師默默的替他解決膝蓋護的問題
和提供教練訓練體能時的專業建議嗎?您知道在眾多的手術之後,是物理治療師幫您檢視現在
的恢復狀況,並積極的將您身體的功能朝著對的方向恢復至原本的功能嗎?您知道各種小孩的
問題,發展遲緩或者唐氏症或腦性麻痺的問題,站在第一線依照孩子的狀況協助他跟上社會的
腳步也是物理治療師嗎? 您知道在各種加護病房或者心臟手術後需要借由物理治療師來恢復心
肺臟的循環功能嗎?

其他還有許多族繁不及備載的分系,都是物理治療可以涉獵的領域 。

首先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在台灣的專業養成中,主要有四大科

第一是為人所熟知的骨科物理治療,其次是在醫院中較常看到的神經物理治療,診所或較
具規模的醫院也可以看到小兒物理治療,最後是台灣發展較為限制的心肺物理治療

先介紹物理治療師的專業養成在台灣 物理治療師必須接受為期四年(至少)的專業教育,
基礎醫學包含:(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學、骨科學概論、神經學概論、內外科概論臨床藥物學、放射學(影像學) 、醫療法規、醫病倫理等等)物理治療專業的基礎和相關佐系又包含:(生物力學、肌肉動力學、操作治療學、義肢裝具學、電熱療學等等)

物理治療的四大專科(在台;美國已經細分成更多專科)就是以這些為基礎,下去作所有的
評估和處置,經由大學一連串的的專業養成,以及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之後,還要通過國家高等考試物理治療師及格後(及格率約5~10%,每期報考約1500人,及格僅約百人) ,才能取得醫事人員執照,始得職業,並且在執業年限中,必須不斷的進修專業相關知識與學程,才能換領新的執照,繼續使用,而非像技術類證照,考上就使用終身

接下來以我自己的專長來介紹骨科物理治療師的觀點; 臨床上,大部分的基層診所都是以
骨科或者復健科名義掛稱,所以站在第一線處理肌肉骨骼問題的治療師佔目前台灣的大宗,骨科物理治療師到底跟推拿師有什麼不同??首先,按摩只是我們眾多技巧理的其中一項,物理治療師所使用的技巧和處置,全部都是由"實證醫學"的基礎中發展而來,即是指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會接受一連串謹慎的實驗,最後結果確定這項技術的效果的確是有益無害的,才會操作在病人身上,我們常常檢視病人的第一個觀點是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下去看,以物理治療的根本-物理學來做力學推演。
人體的組織,都有物理學上相似的特性,例如:肌肉與韌帶有類似橡膠的特性,諸如此類。
還有正常的人體在各種時間空間軸上,身體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個小肌肉該出現什麼動作,例如:
走路時,腳跟應該先著地,身體的重心是否在對的壓力線上移動,該出力的肌肉有沒有作動,當一個人出現了病徵時,也許肩膀疼痛,醫師可能會從病徵和部位下五十肩的診斷,而物理治療師要從病人的職業、生活環境、個人習慣、或創傷中尋找線索,去推演肩膀的生物力學,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來解決最初身體結構所產生的"失能"(即是該構造該器官原本負責的功能喪失了,例如:負責動作的肌肉受傷無力造成一連串動作控制失衡)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此治標不治本,絕對是浪費醫療資源的一大兇手。

而物理治療師在各大專科中,又有許多學者、醫師、治療師發展出來的理論學派之分,以骨
科為例:有主張應該強調軟組織的功能,有主張應該強調關節骨骼的排列位置,有主張應該強調生物力學壓力的釋放和轉移等等。

這些學派中也是各有利弊,但是也是都有其理論的基礎和各自一套完整的評估檢查和治療的
手法,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與中醫推拿相仿的姿勢與手法,但是其中的理論基礎和細節卻是大大的不同,像是中風病人經由物理治療師,坳手坳腳的動作,看似簡單,裡面牽扯到的理論學理更是民眾無法想像的,為什麼只是動到手而已,會影響全身的反應,諸如此類的深澳原理都包含在其中,只因為不能理解,又看似簡單,誤會了這些治療的手法和學派與中醫推拿相仿。


簡單的總結:

物理治療師有專業獨立作業的能力和知識,我們也會學習各專科的知識並且跨專業的合作和
交流(例如:我們也必須知道骨外科醫師,開刀會如何處置如何下刀、材料、部位有何影響和禁忌。)我們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評估方式,是依據醫學的科學證實,並且評估和治療的觀念都會隨著時間不斷的更新,來維持醫療行為的品質。

我們是接受過專業專科教育的醫療人員,我們不是沒有接受過醫學基礎,不懂解剖生理構造
僅僅受訓兩三個月的推拿"技術員" ,我們是【物理治療師】 。

在各個先進的國家,都尊重物理治療師的專業,並且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在台灣,物理治療師被侷限在診間,開關儀器,卻扼殺了物理治療師真正專業的部分;-一雙手和靈活的頭腦,這樣的窘境就彷彿像是叫一個外科醫師拋棄手術刀,在醫院為病人開關儀器一樣的意思,最後再重申:

【我們是物理治療師,我們有自己的專業自主性!】


資料來源:物理治療師-莊上毅 facebook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拉脖子復健應注意身體變化 避免症狀加劇


記者:邱雯琪 羅執中  台北報導

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常用的治療方式,不過,骨科醫師表示,對於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牽引可能導致神經壓迫更嚴重。提醒病患,如果在頸椎牽引後,出現手腳麻痛症狀,一定要停止治療盡速檢查,避免症狀加劇。

一般人如果有手麻及脖子痠痛症狀,可能會被認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而進行頸椎牽引的復健治療;一名30多歲的女性病患,為了治療手麻現象而復健,卻讓症狀加劇,在緊急開刀治療後,才改善手腳麻痛現象。

由於病患是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脊髓,因此在頸椎牽引時,反而導致神經壓迫更嚴重。醫師提醒病患,進行頸椎牽引前,務必先照X光確認病況,而牽引後如果有下肢無力、手腳麻痛症狀,應進行磁振造影檢查,確認是否需手術治療。

(來源連結有影片)
資料來源:人間衛視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家庭主婦與網球肘


作者︰
梁濟康脊醫

不少全職家庭主婦,當患上手肘外側痛,去尋求治療,遇上醫療人員對她們說,是患上了「網球肘」( Tennis Elbow )時,她們都會滿帶懷疑地訴說,她們從來不打網球,怎會患上「網球肘」呢?

根據統計,有一半參與打網球運動的人,都曾經有手肘外側痛的經驗。這一種典型的手肘外側痛,被稱為「網球肘」。

「網球肘」的痛楚出現於肱骨外上髁( Lateral Epicondyle )及短橈骨肌上( Radialis brevis ) 。外上髁附近,常有壓痛感【如圖】,而且當從事前臂用力的動作時,會感到手臂酸重,使不上力,甚至連用手提一杯水也不能!在休息時候,手臂肌肉也有緊緊硬硬的不適感覺。病程發展下去,手肘外側肌腱會出現變異和疼痛,尤其是用力緊握或扭動東西時,痛楚會加劇。痛楚可以維持六個月到數年不等。



其實除了網球員外,使用鐵鎚或螺絲批的工人,裝修從業員,在廚房工作的廚子及家庭主婦等等,都很容易患上「網球肘」。有趣的是,因為從事非網球活動的人,患上「網球肘」的數目,實際上遠遠超過因打網球而患上「網球肘」的數目!

「網球肘」的成因,在網球運動上,主要是因為打網球的技巧和姿勢錯誤。在返手擊球時,以前臂的弱小肌力取代較有力的膊頭肌肉力量,引致肌腱拉傷;在其他的情況上,累積性勞損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除此以外,頸脊骨和胸背脊骨錯位,鎖骨錯位,手或手腕關節錯位,胸廓出口綜合症,手管道綜合症等,亦都可以引起「網球肘」的徵狀。

家庭主婦在廚房中及家居內整天不停工作,其實每天都不知不覺地面對很多引致「網球肘」的高危動作,例如扭動地拖、衣物、毛巾【如圖】;反覆搓洗衣物;使用重重的菜刀斬剁食物;烹調時用力地或快速地攪動食品;手提過重的菜籃或水筒【如圖】等,造成肘、腕關節的肌肉負荷太大,致使肌肉疲勞和出現累積性勞損,最終出現「網球肘」的現象。





很多醫療人員經常把「網球肘」當作肌腱炎( Tendinitis )來處理。但是「網球肘」在病理上,並沒有典型的肌腱炎特徵,例如沒有肌腱、韌帶及血管破裂;患處找不到多形核白血球( Polymorphonuclear Cells )和淋巴球( Lymphocyte   )等的增加。難怪如果醫療人員只把「網球肘」當作肌腱炎來處理,效果一般都不什理想。相反,「網球肘」是一種非炎症的肌腱退化病症。患處一般都有水腫,痛楚,纖維與骨膠質排列紊亂。醫學權威雜誌(The Lancet) 在2002年一篇文章中指出,使用物理療法來處理「網球肘」,在長遠的角度來看是最有效,比使用注射類固醇,痊癒高率出20%以上。

對於「網球肘」,一套良好的治療方法,應包括脊骨治療,肩、膀、頸、胸的肌肉治療,手及手腕的關節調整和適當的物理療法。患者亦須讓患處有充足的休息;改良工作姿勢與習慣;適當地使用護或護腕。最後還要有一套針對性的運動來佩合,以改善上肢軟組織的彈性和強度等等。方能有效地改善「網球肘」這疾患。



資料來源:梁濟康脊醫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板機指


施國正醫師

板機指真正的學術名稱是手指屈肌腱的狹窄性肌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 of the flexor tendons, locked finger),因為患此症的手指常常會卡在屈曲的位置無法自行伸直,當用手去扳動的時候它會像扣板機的情況突然彈起故而得名。



正常的手部功能需要靠平滑與幾乎沒有磨擦力的肌腱的滑動。肌腱滑膜的發 炎,特別是在肌腱改變方向之處便會造成肌腱鞘的狹窄而影響到肌腱的功能。患此症的病人會出現疼痛及關節活動受限的情況。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可能侵犯到屈曲或伸直之肌腱,可以單獨或合併發生,板機指是其中較常見的一種。

其發生的原因包括急性受傷、因從事工作或運動反覆輕微之創傷、腫瘤、感染發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代謝性的障礙。板機指也可以是特發性的,也就是原因不明的,通常發生在中年的婦女,也常常合併媽媽手或是腕隧道症一起出現

板機指通常是由於屈曲腱鞘的第一個環狀帶狹窄所造成的。它會造成手指疼痛及近位指節間關節之伸直困難。若發生在拇指則造成拇指指節關節伸直困難,如果強力將指頭拉直或屈曲則會產生劇痛。以手觸摸可以發現在掌面掌指關節之近端處會有壓痛點,有些病患會發現在屈曲肌腱之第一及第二環狀帶之內有反應性腫脹或腱鞘囊腫,有時很硬像是指骨突起。由於肌腱之正常滑動之功能受阻故會有卡住的情形,有的病人必須用另一手才能將卡住的肌腱拉直,拉直到一定程度便會突然放鬆,其情形類似手槍之板機故名板機指。根據調查大約三分之二的病人會合併其他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有時也會同時有兩、三指發生,百分之二十五會兩隻手同時發生。

    理學檢查顯示在遠位手掌橫紋處會有觸痛,也就是剛好在掌指關節處。有時候這個地方會摸到結節硬塊,這種結節會移動而且當病患彎曲或伸展其患指則會有卡住的情形。做這種動作的時候會十分疼痛,有些人則無法將其手指完全伸直。

    做此種診斷只須要靠臨床的檢查與經驗,並不須要做X光的檢查或其他的檢驗。須要鑑別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腱鞘囊腫、手部攣縮症。疾病到最嚴重時可能造成近位指節間關節的屈曲攣縮,或是永久性的伸直僵直。

治療起初是以短期的藥物使用為主,可以使用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口服,或是注射少量的類固醇於肌腱鞘內。如果症狀持續則三、四週之後還可以打第二劑的類固醇。如果病人同時也有類風溼的疾病,則類固醇只能打一次,因為多打會造肌腱的斷裂。長期服用藥物也可能造成胃潰瘍或其他的副作用。反復的打針除了肌腱有斷裂的可能性之外,也可能因為使用類固醇而血糖的升高,另外打針也可能傷及指神經或是併發細菌感染。

一般而言打針超過兩次還未痊癒,則最好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很簡單、安全而且有效,而且不須住院,安排門診手術即可。手術的時間約在二十分鐘左右,在局部麻醉之下便可以進行。手術後傷口的疼痛輕微,約須讓手指休息幾天便可以恢復功能。

另外有一種小朋友的板機指,是先天就有的。先天性板機指則是嬰兒最常見的屈指肌腱攣縮症的一種。發生在拇指的板機指,通常兩隻手都會同時發生,有時會遺傳。且通常比其它指之板機指還常見,兩手的拇指關節呈屈曲狀,如果父母要將他的手指扳開則會感到有阻力,有時扳開之後會再彎回來。通常這種情形並不須要立即手術,一歲之後再接受手術並不會造成功能障礙或後遺症。一歲之前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先天性板機指會自然好起來,若太早手術便有可能多此一舉。在者太小的兒童接受手術,因為其神經、血管等構造細小不易辨認,傷到組織的機會較高,因此奉勸病童的家長不必操之過急,等孩子大一點(約一歲以上)再治療也不遲。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竹東分院



附: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媽媽手、板機指之簡單說明圖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椎間盤突出 (短介紹)


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背酸痛的辦別

所謂坐骨神經痛,即坐骨神經病變所引起其分佈範圍的疼痛。坐骨神經來自腰椎,經臀部、大腿後側部,下達後小腿及足部。因此坐骨神經受壓迫時,就造成臀部及下肢後側部的疼痛,這就是所謂的「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主要是下肢痛,此有別於一般的腰酸背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症狀與診斷

坐骨神經痛最大的原因為腰椎間盤(腰椎體及椎體之間的軟骨)突出,往後壓迫到坐骨神經根所致,通常好發於第四與第五腰椎間及第五腰椎與薦椎間。腰椎間盤突出症造成坐骨神經痛,可以說是人類演化成直立動物所付出之代價。由於直立的關係,某些過度的彎腰動作或持久性不良姿勢及外傷,如彎腰提重物及坐車坐太久等,就可能引起椎間盤向後凸出而造成坐骨神經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剛開始時可能只有腰痛,病人覺得閃到腰的感覺,不久疼痛就轉移到一側的下肢。這種下肢痛相當劇烈,站立走動都會加重疼痛感。病人站立時為了減輕疼痛,腰幹常成側彎或駝背狀。病人仰臥時將其患側下肢抬高,就會引起劇烈疼痛。病情拖久惡化時,除了疼痛還會加上灼熱麻感,足部之肌肉運動功能也可能發生障礙;最嚴重之椎盤突出症,可能還會引起雙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功能失常。

腰椎間盤突出症,普通X光片看不出來;電腦斷層攝影可診斷出一部份,目前最確切可靠的診斷還是要靠核磁共振造影術 (MRI)。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剛開始時可能只有腰痛,病人覺得閃到腰的感覺,不久疼痛就轉移到一側的下肢。這種下肢痛相當劇烈,站立走動都會加重疼痛感。病人站立時為了減輕疼痛,腰幹常成側彎或駝背狀。病人仰臥時將其患側下肢抬高,就會引起劇烈疼痛。病情拖久惡化時,除了疼痛還會加上灼熱麻感,足部之肌肉運動功能也可能發生障礙;最嚴重之椎盤突出症,可能還會引起雙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功能失常。

外科手術治療主要針對下列情況:


  1. 內科治療無效的病人 (約位百分之十至二十)。
  2. 好好壞壞反覆發作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斷根的坐骨神經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發生於年青人,如持續不斷為坐骨神經痛所苦,根本不用談甚麼開創事業、保家衛國了。因此青年人罹患反覆發作的坐骨神經痛,絕對需要早日手術,以求一勞永逸。
  3. 腰椎間盤突出造成足部肌肉運動無力及其他嚴重神經問題,如雙下肢癱瘓及大小便障礙,絕對需要馬上手術,否則後果堪慮。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治療與成效

脊椎,台灣話叫「龍骨」,因此提到「龍骨開刀」,一般較保守老觀念的人總是心存疑慮甚或退避三舍;心想「龍」之骨怎麼可以動呢?尤其前幾年「月亮歌后」李佩菁的病例報導更讓人誤認「龍骨」手術後會造成下肢癱瘓。其實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他人會發生的事情,不會就發生在你身上。而且李小姐事實上罹患的是脊椎腫瘤,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目前在成大醫院,我們對腰間椎盤手術,幾乎完全採用顯微或內視鏡手術;將組織構造放大十倍以上進行手術,凸出之椎間盤可清除得乾乾淨淨而毫髮不傷及被壓迫的神經根,因此手術可以說相當安全穩當。說句不客氣的話,以我們的手術方法,要「刻意」造成病人患側下肢運動障礙都不大可能,更甭提造成「下肢癱瘓」了。

從七十九年八月到現在,我們已進行將近五百例的腰椎間盤凸出顯微手術。由於傷口小 (不到四公分長度),可大大減輕術後疼痛,因此大部份病人隔天就可起床走路,三、四天後就可出院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出院時其坐骨神經痛已完全消失,結果相當令人滿意。因此我們建議需手術治療的坐骨神經痛病人,勿須有莫名的疑懼,早日接受正規合格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以求早日脫離苦海,終究長痛 (沒完沒了的坐骨神經痛) 不如短痛 (一兩天輕微的術後痛) 。


資料來源:成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神經外科主任、成大醫學院教授 陳幸鴻醫師

椎間盤突出 (長介紹)



引言

椎間盤 --- 是連接兩椎體之間的盤狀纖維軟骨結構,發生突出的部位常見於椎間盤的後側方或後方,後側方的突出將直接壓擠到構成坐骨神經的神經根,此情況主要發生在 30-40 歲的年齡層。

此篇文章將幫助你了解

•  此問題如何發生

•  醫師如何診斷

•  有那些治療方式

解剖構造
到底是脊椎的那一部分受到影嚮 ?

人體脊柱為 24 塊椎骨相疊所構成, 支撐身體的重量而得以站立 。 靠近下背部的部分稱之為腰椎 , 腰椎由 5 個椎骨所構成 , 並在下背形成一向內凹之曲線, 最下方之第 5 腰椎連接著更下面之薦椎 , 而此三角形之薦椎又與骨盆骨構成環狀骨盆 , 少數人有第六腰椎 ,但通常不會造成特殊的問題 。

椎間盤 --- 是連接兩椎骨之間的結締組織結構,是由數十層環狀及放射狀的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交織而成的纖維環,可抵擋及緩衝脊柱的受力及衝擊。

椎間盤的主要組成分二部分,在中央的髓核是白色半流質的膠狀物質,可以緩衝脊柱的衝擊,而在髓核周圍的纖維環則包住髓核並連接上下的椎骨。

健康的 椎間盤就像是一個墊子可吸收衝擊,保護脊椎抵抗日常生活的重力,也在劇烈活動時,如跑跳拿重物時保護著脊椎。

病因
為什麼我會有椎間盤突出症  ?

椎間盤突出就是纖維層內的髓核突出或甚至穿過纖維環而跑到外面。

雖然在正常情況下 纖維環可抵擋髓核因為吸震而產生向外的壓力,但椎間盤的纖維環隨著年紀而磨損及外力的撞擊等逐漸出現裂隙並退化,髓核彈性及緩衝的能力也遞減,髓核就可能經由纖維環的裂隙而向外突出即形成椎間盤突出,或甚而穿過纖維層而跑到外面。

脊柱因不斷的重複受力,尤其是彎腰拿東西、長時間彎腰扭腰工作等這些不正常的壓力皆會作用在椎間盤上,進而造成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也可能經由突發性的受傷造成,如因瞬間扭腰、彎腰搬運重物、突發的受力過重,例如從梯子上跌落或是跌坐而直接受力於脊椎上等等。

椎間盤突出造成疼痛有幾個來源,其一是機械性疼痛,可發生在日常活動上,其理論是當環狀纖維層破損後,其內的髓核組織從破洞處溢流至受損的纖維層中,原先無血液供應的髓核此時可能形成局部的發炎反應而產生下背痛。
若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的壓迫就會變成神經性疼痛。

症狀
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表現是如何 ?

椎間盤突出有許多皆源因於脊椎的退化,最後逐漸產生症狀,患者首先出現的症狀是下背痛,背痛可持續數年,通常這時的背痛被認為是源自於纖維環之小裂隙,若纖維環之裂隙變大,疼痛感可能延伸至臀部或下肢。

若髓核組織從破洞處的纖維層完全穿過而跑到外面來,此時可能壓迫到神經根而產生之立即症狀,造成臀部痠痛,並放射到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甚至於腳背等處,這就是常耳聞之 ” 坐骨神經痛 ” ,此時腰痛的現象常反而會減經,其可能是因髓核組織已完全從纖維層穿過而減輕了壓力。

椎間盤突出後導致局部的發炎反應而產生下背痛,也可能延伸至單側或雙側臀部或髖部。若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的壓迫就會變成神經性疼痛 ( 坐骨神經痛 ) ,症狀表現的位置常位於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甚至於腳背腳趾等處。

神經根的壓迫還會形成針刺痛感及麻木感,感覺障礙、反射減弱、肌肉無力。少數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時可造成脊髓腔內狹窄及神經壓迫影響到支配腸子及膀胱之神經,將可能出現“馬尾症候群 ”--- 此時會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肛門周圍麻木,下肢無力等症狀,這是一個緊急情況,醫生會建議立即手術減壓,因若不緊急手術將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再多的治療也回天乏術了。

診斷
醫師如何診斷 ?

醫師可由詳細的詢問病史,及一般的檢查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醫師通常會問及有什麼症狀 : 痛、麻木、無力、位置分佈、那些動作會導致症狀的改善或惡化、藉而大致了解那一節的椎間盤或神經根出問題。

醫師會接著作理學 檢查 : 感覺障礙分佈位置、下肢反射、肌力強度等。

一般的 X 光檢查無法看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只能看見椎體與椎體之間的間距減小決定出可能那一節出問題,這是因為椎間盤會退化,使椎體與椎體之間的間距變小。

所以必須利用更精密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CT) ,顯現椎間盤突出有無壓迫影響到神經,另外醫師可能加作脊髓腔造影,需在蜘蛛膜下腔注射入顯影劑,如此可以加強脊索及神經根之影像,增加診斷之正確性。

現在醫師也可能是安排磁振造影檢查 (MRI) ,可將脊椎、脊髓、神經根、軟骨等 結構顯露無遺,找出那個部位有椎間盤突出 . 此項檢查就不需要打顯影劑。

有 時 醫師會安排椎間盤攝影 ( discography) , 在一節或多節 椎間盤中打顯影劑後去照X光以了解椎間盤之健康情況,作為手術之參考。

另外醫師也可能會安排肌電圖檢查 ( electromyography test) 來定位受影晌的神經根 , 這是利用受壓迫的神經之信號傳導速度會變慢之理論, 另一種檢查是 體感覺誘發電位檢查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test) ,用以評估週邊神經的近端乃至中樞神經的整個感覺傳導徑路,總之醫師常會在手術前安排這些檢查。

治療
目前有那些治療方式 ?

非手術方式治療

首先醫師會要求病患休息,短期臥床休息 1-2 天可減輕局部壓力及疼痛,一般最多2天,但有些醫師不認同完全臥床休息,反而要求病患以疼痛來評估當時之合理活動程度。

這類病患常建議他們使用背架 , 如此可減輕出問題椎間盤之壓力 ,然後逐漸減少穿背架之時間 , 不然會造成軀幹肌肉之依賴性而開始萎縮 。

醫師會使用一些消炎止痛藥物來治療 , 嚴重疼痛者則可能使用管制類止痛藥, 如嗎啡 , 但此類藥品只能短期使用 , 以免成隱 。 肌肉鬆弛劑則可減輕背部肌肉之痙攣 。 疼痛若延伸至下肢小腿的有時會用口服類固醇減輕疼痛 , 但要逐漸減少劑量。

另外輔以復健治療師之治療 , 著重在 減緩疼痛,改善背部運動,需養成正確的姿勢,以避免復發。

對於沒改善的患者可採用硬脊膜外類固醇注射 (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 ESI) , 直接將 類固醇注射在神經根周圍,有些醫師只單獨便用類固醇,有些醫師則再加上一些長效型麻藥,硬脊膜外類固醇注射只用在其它保守治療方式皆無效的時候,它也不是每次都有效,就算有效,維持時間也不是很長。

大多數病患不經由手術冶治療而獲得改善 , 也因此 一般先建議接受積極的復健治療六週,六週後仍有下肢疼痛或腳麻現象,或是症狀持續惡化,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治療

假如症狀輕微 或是症狀並無持續惡化,就不建議手術治療。相反地,若持續有神經根壓迫症狀則需要手術治療,甚至需立即手術治療,例如當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疼痛無法緩解,下肢無力等症狀時。

治療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方式包括 :

•  椎弓開窗術及 椎間盤切除術 ( laminotomy and discectomy)

•  微創 椎間盤切除術 ( microdiscectomy)

•  後方椎體 融合術 ( posterior lumbar fusion)


椎弓開窗術及椎間盤切除術

椎弓就像天花板 , 在後方蓋住保護著脊髓 , 手術時是在椎弓上開一個指甲大小的孔洞, 好讓手術醫師能輕易地作 椎間盤切除術,此手術方式主要用在單獨只有突出之椎間盤壓迫神經根導致單側坐骨神經痛之患者。


微創 椎間盤切除術

微創 椎間盤切除術現在逐漸變成標準手術方式,其手術方式與適應症跟前一個所提手術方式差不多,只是另外藉由顯微工具將手術傷口變小,這種手術方式具有讓病患恢復較快,身體負擔較少,疤痕較小等優點。


後方椎體融合術

. 椎間盤突出症若導致機械性疼痛,醫師會考慮將臨近該椎間盤之上下二節椎體作融合固定術,使其融合成一體無法有相對移動,來緩解機械性疼痛,作此手術時醫師會在出問題之相臨椎體後方補上移植骨,通常會再加上骨釘及鋼板以強化固定,使移植骨能長得較好和較快。

復健
恢復後還要注意什麼或作什麼 ?

無手術患者之 復健

若病患不 需要手術治療,醫師通常會將患者轉介給復健醫師或治療師,療程一般是每周數次持續 4-6 周,較嚴重者治療時間可能延長。

首要治療目標以減緩症狀為主,治療師會幫患者找出那些姿勢和動作可減輕疼痛,利用物理方式如熱 療 、冰 療 、按摩、超音波、電刺激、 腰部牽引 等治療, 以期能儘早回到原來的日常作習能力。

接著治療師會教導患者 日常生活評估,正確姿勢的指導與訓練、瞭解如何保護脊椎等課程。

最後 利用有治療目的的活動 , 訓練背肌及腹肌的力量,強化脊椎的穩定, 輔以合適的運動,增加脊椎的柔軟度 ,以期病患能不再被病痛所苦 . 而有氧運動 , 比如健行或游泳 , 也被用來減緩症狀及增加 耐受力 。

這些治療之初衷都是希望病患能自我照顧及預防覆發 , 希望患者能持續在家藉由設計好的治療運動 , 改善背肌及腹肌的力量、脊椎的穩定度、柔軟度 。

手術後之復健治療

手術後之 復健 治療則較為複雜 , 通常在術後住院這幾天可安排復健醫師及治療師訪視,教導病患如何在不增加額外之壓力於脊椎上,怎樣移動及作日常活動 . 術 後 醫師會建議 使用外在的東西來限制腰椎的動作如束腹帶、背架,同時須告知病患 短期內不得作過度之活動 。

很多病患在出院後仍需物理治療 , 視病患情況約 1-3 個月 , 利用物理方式如熱 療 、冰 療 、按摩、超音波、電刺激等治療,減輕背部肌肉之痙攣、疼痛 。

接著治療師會教導患者 正確姿勢、如何保護脊椎等 . 並輔以合適的運動以訓練肌力,改善脊椎的穩定度和柔軟度 。

最後仍是希望病患能自我照顧及預防覆發 , 能在家持續 合適的治療運動 。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關於五十肩的迷思

本文轉載自李文吉醫師的部落格


每一天,在與病人的互動,或回覆部落格讀者的問題中,仍能感受一般人,對五十肩還有許多迷思。茲 借部落格的一角,就一些最常被問到、且的確有必要再釋疑的問題,作如下的說明,希望有助於減少一些人心裡仍有的疑慮。



Q1. 我是五十肩嗎?五十肩 不是要等到五十歲 或更晚才會有的嗎?
A1. 假如你有肩膀痠、痛、想抬舉時頓感無力,而症狀時好時壞、晚上比白天更厲害,漸漸發現 手臂抬不高、無法反背勾胸罩、或某些動作會「卡」到…;那你極可能已經是五十肩了,你應該好好找專門的醫師作評估。
因為使用鍵盤 (打電腦、…等)手臂的姿勢不對 或長時間工作過度使用,年輕、三十幾 就得五十肩的病人,已愈來愈多了。

Q2. 五十肩是關節的退化嗎? 怎麼會得五十肩?
A2. 五十肩不是關節的退化。五十肩是肩關節外環的一層旋轉肌袖(環繞關節3/4、像袖口狀的重要肌腱)有了問題,因此 正式的病名叫 肩旋轉肌袖病變。
會得到五十肩,事實上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 主要包括:a). 肩峰(尤其是肩峰下)結構本身 有瑕疵。 b). 一輩子使用肩膀,造成肌袖的發炎、磨損、受傷、退化…。 c). 不同的體質(正確的說:個人自體免疫的差異)。 d). 其它。

Q3. 五十肩不是自然會好起來嗎? 做做復健不就得了?
A3. 有一些 擬似五十肩的肩旋轉肌袖肌腱炎,休息、冰/熱敷、吃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會好起來,但不是人人都如此幸運只是肌腱炎;久痛不癒 或漸漸有活動受限的情況,則你大概不能太樂觀認為「自然會好起來」。
假如是旋轉肌袖肌腱炎,做不做復健都沒差,都會好起來。但萬一不是,復健 極有可能會造成二度傷害、N度傷害,不宜輕易嘗試。

Q4. 凍肩 跟 五十肩 一樣不一樣?
A4. 曾有一段時間認為凍肩是另外一種病,但現在認為凍肩也只是五十肩的另一種表現,是因為自體免疫作用的方式比較不同而已;治療的原理還是一樣的。

Q5. 那 五十肩 該怎樣治療?
A5. 幾乎所有的五十肩都由於先有了肩峰結構的瑕疵 (通常是肩峰下的空間不夠),在某一次導火線引爆後,後續產生了一連串的反應而造成;治本 勢必要進行肩峰的改造(即 肩峰成形術 )。肩峰的改造,不可能吃吃藥或作復健就能完成,而旋轉肌袖的修補 也是五十肩治療上很重要的步驟之一,這些 都只能以手術來達成。

Q6. 我怕開刀,不開刀可以嗎?
A6. 講到開刀,大家都怕,這是人之常情。再說 五十肩,一不威脅生命、二又不是急診,你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考慮或再與醫師討論;但一味反對開刀,等於放棄治療,最可能的結果是 廢用了一個臂膀,殊不值得。

Q7. 手術不是採取關節鏡手術比較好嗎?
A7. 關節鏡手術標榜的是傷口小,但缺點也因傷口小,很難把手術做到完美,又因關節鏡手術 較花時間,讓病人吸很多麻醉藥,值不值得這樣作,醫界已經在檢討。用mini-open的方式手術,傷口一樣很小,肩峰卻可以改造得更周全,旋轉肌袖也能修補得更穩固,所以,目前我大都採用mini-open的方式手術,時間短,不讓病人麻醉太久。

Q8. 手術要住院多久?會很痛嗎?
A8. 手術通常住院3 ~ 4天。會同時進行很先進的術後自動輸液疼痛控制(IPPC),不僅不痛,且開刀第二天,即可開始做 術後運動治療,幫忙肩關節動作的早早恢復。

Q9. 手術健保有給付嗎?
A9. 住院(規定日數內)、手術技術費,健保有給付;一些特材 (視情況須要而異,非一定用到) 及疼痛控制,則健保不給付。

Q10. 我可以知道得多一點嗎?
A10. 可以。
請往訪 http://blog.udn.com/wglee/article?f_ART_CATE=211246
http://docwglee.blogspot.com/ 五十肩各節相關文章。

五十肩的治療與復健


因為外傷或勞損傷而導致肩關節疼痛,使肩關節不能主動或被動做外展、向前、向後彎屈或外旋等活動,且此肩部疼痛好發於45─60歲,故稱『五十肩』或稱為肩關節周圍炎。
 
一般而言,罹患五十肩的女性患者多於男性,雖然左右兩肩都有機會發生,但以左肩比率較高,而兩邊同時發生的機會很少。
 
 
初發時常感肩膀酸楚難忍,局部怕冷,夜痛加重,甚至睡時痛醒,故又稱「冰凍肩」。且疼痛感會向頸部及上肢擴散,此時上肢活動受限,穿衣、搔背都有困難,也不能自己梳頭髮,當上肢不動或向下時疼痛減輕或消失,故又稱「凍結肩」。
 
如何知道自己有五十肩?如果,手臂上舉可碰到耳朵,而手背到背後可碰到對側肩胛骨,就不用擔心有五十肩。
 
由於不動較不會引起疼痛,所以很多五十肩患者盡量不動,結果使得活動受限愈來愈厲害,惡性循環。許多病患會因而變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獨臂俠。



常見的病因
 
1.性別:
女多於男,長期操勞家的主婦和停經婦女最常見。
 
2.退行性病變及免疫、代謝性疾病:
好見於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血管硬化、頸椎病等之病患。
 
3.外傷史:
患側肩膀大都有外傷史。
 
4.職業:
非體力勞動者、伏案工作者較常見。
 
5.患側:
無特殊原因者常發在左側,而有外傷史者通常好發在右側(慣用手)。並且多為單一患側,兩側同時發作者,僅6-17%。
 
能引起肩關節周圍炎的病因,則包括肌腱炎所引起的急慢性外關節炎,肩關節脫臼,骨折,長期固定,韌帶受損,肌肉斷裂,肩關節退化,甚至於心肌梗塞或頸脊神經根炎……等,由此顯示了本病的複雜性。



五十肩的臨床症狀可約略分為三個時期:
 
1.疼痛期:
約可持續6個月,此時病人感到肩部各方向動作均會引起疼痛,痛點通常難以準確定位,而且常會有放射性疼痛至上臂或手肘。
 
2.僵硬期:
約6至12個月,此時關節不見得會痛,但非常僵硬不靈活,動作明顯受到限制,此後疼痛與僵硬可能又同時存在。
 
3.恢復期:
此後6個月,會慢慢恢復,但很難完全復原。基本上,症狀是一種惡性循環,越痛越不動,越不動越痛。



五十肩的治療
         
西醫的治療,在急性期,關節活動限制還不明顯,口服消炎藥及熱療對減輕疼痛都有幫助,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也可減輕疼痛。但若活動已受限制,則要加上運動治療才會有效。運動的目的在於止痛,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加肌肉力量、耐力與協調等。
         
中醫認為五十肩是由於過度勞累,或因年老體衰,肝腎氣血虛損以致筋失濡養,加上風寒濕邪氣乘虛侵襲肩部經脈所致,稱之為「漏肩風」。由於寒主收引,風寒侵襲經脈,遂致氣血阻滯、筋脈凝滯而成肩痛,故又名「肩凝症」,多屬「痺症」的範圍。
         
治療上以調理氣血、祛風散寒、化濕通絡為主。方藥的使用宜補氣血、益肝腎、溫經絡、祛風濕,可內服三痺湯加減來治療。
         
在治療方面,重點放在減除疼痛與功能的重建(恢復其關節活動度),包括使用消炎止痛藥、關節內注射、物理治療、鬆動術及肩關節伸展運動,分述如下:

 
1.藥物治療:治標不治本 ----不建議使用
消炎止痛藥、肌肉弛劑,對於較神經質的過度保護(痛就不敢動,越不動,關節活動受限越厲害)的病人可給予抗焦慮藥並鼓勵患者多活動肩膀。     
 
2.關節內注射:治標不治本----不建議使用
類固醇加局部麻醉劑,注入的量(體積)要夠(可再加食鹽水),以便將關節囊撐開。關節內注射須由骨科、復健科或其它相關科之專科醫師執行之。    
 
3.物理治療:
包括冰敷(炎症反應明顯,疼痛為主時)、熱敷、超音波、干擾波,經波電刺激,磁場治療,對於物理治療不得過度依賴,它純粹只是緩解疼痛,病人本身須努力加強肩膀的活動與伸展運動。
 
4.鬆動術:
在關節內注射或熱敷後由有經驗的醫師或治療師執行之,可獲得良好的效果,切忌硬扳硬拉,而造成二度傷害。




運動復健
 
五十肩患者的運動復健,有利於肩部機能的恢復。形形色色的運動很多,主要是增加肩關節與肩胛骨的活動度,重點在於運動的強度與頻率,一開始不妨輕一點,多做一點, 有空就做,然後慢慢增加其強度。最好每天4~6次,每次10~15分,為減少運動時之疼痛,可事先以電熱或熱水袋作熱敷20分鐘。
 
1.肩胛骨活動
肩膀向前配合上臂內施,儘量將肩胛骨往兩旁拉開,肩膀上提靠近耳朵,肩膀往後繞配合上臂外旋(擴胸、兩肩胛儘量內來),肩膀放鬆還原,此算一次,做30次。要領是肌肉儘量放鬆,幅度儘量放大,儘量慢一點,可配合呼吸,肩膀向前向上向後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2.鐘擺運動
弓箭步(前腳彎,曲後腳略彎),彎腰,令患側上肢自然下垂,然後做前後、左右、順逆時鐘的甩動,動作由小漸,大若疼痛厲害,可只做前後甩動,要領是肌肉要放輕鬆,亦可手持重物(罐頭或保特瓶),可提高效果。

 
3.手指爬牆運動
正面(或側面)向牆,以手指爬牆,並將身體貼近牆壁,可在牆上做記號,看看是否一天比一天進步。

 
4.端盤運動
適用於疼痛已減緩而關節活動仍受限者,及平常保健之用,手掌向上如端盤狀,手掌由前往後腋下繞一圈,然後由後往前在頭頂上繞一圈,運動過程中,手掌一直保持向上,要領是肌肉儘量放鬆,上臂內旋、外旋,儘量轉到極限。
 
5.拉棒運動
雙手各執木棒(或雨傘)之一端,木棒直立,在背後,兩手一上下,以健側拉牽患側,朝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伸展,要領是要以持續穩定的力量牽引,切忌突然猛力硬拉。
 
6.背後抬手運動
雙手放在背後腰背處,患手在上好手在下,儘量把手往上托高。



敬告:此篇若有觸及醫病關係,純係提供參考,有病時務請由醫師診治。

資料來源:http://www.cyt.tw/CureNews/50ShouldersAgainChien.htm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坐骨神經痛 小心是梨狀肌症



圖片來源:健康醫療論壇

文/張文典

小廷是熱愛跑步的大學生,有一天覺得臀部劇烈疼痛,且感覺小腿後側有刺麻感,原以為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經過幾個月的腰部牽引都無效,最後才發現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臀部深層的肌肉,由於坐骨神經會由梨狀肌旁通過到下肢,如果梨狀肌過度使用或拉扯受傷,就會引起腫脹壓迫到坐骨神經。通常症狀類似椎間盤突出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會產生臀部與小腿的麻痛,有時也會產生走路異常與長短腿情況。


圖1

醫師通常藉由肌電圖或理學檢查,例如單腳抬腿測試或者梨狀肌測試等,才能區別梨狀肌症候群與腰椎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會在臀部發現條索狀的肌肉,或者深層的壓痛點(如圖1)。醫師會給予止痛或肌肉放鬆藥物治療,另可藉由熱敷與按摩壓痛點,能增加梨狀肌的循環與彈性。


居家運動治療的方法,則可使用伸展運動(如圖2、圖3)與肌力訓練(如圖4),增加肌肉柔軟度,並提升活動時外旋肌肉的力量,可以預防運動時梨狀肌的再度傷害。
圖2
伸展坐骨神經運動:使用毛巾放於小腿末端,膝蓋伸直下,伸展大腿與小腿後側肌肉,感覺緊繃或有刺麻感,停留20秒,重複10次

圖3
伸展梨狀肌運動:像翹二郎腿,將麻痛腳放於好腳大腿上,雙手扶住好腳膝蓋,往身體方向彎曲,臀部肌肉感覺緊繃,停留20秒,重複10次

圖4
梨狀肌的肌力訓練:坐在椅子上,使用彈力帶綁住小腿末端,另一端綁住椅子腳,像踢毽子一樣用力,重複10次



(作者為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休閒運動保健系助理教授)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翹腳大NG!梨狀肌症候群拉警報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趕快檢視一下,妳現在正在辦公桌前翹起二郎腿嗎?還是雙腳盤坐在椅子上?或是用單腳壓坐在椅子上,以上三大NG動作,請趕快戒掉了!骨科醫師提醒,有以上不良姿勢的人,不僅容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下肢腫脹,甚至可能產生坐骨的滑液囊炎、梨狀肌症候群,甚至壓迫到坐骨神經,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骨科醫師毛贊智表示,女性上班族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很長,有時因為固定一個姿勢感覺不舒服,於是習慣翹腳來變換姿勢,還有的人喜歡雙腳盤坐在椅子上如打坐練功,以及有人偏好將單一隻腳壓坐在椅子上,直到痠麻感覺才想到回復正常坐姿;但是隔不了多久時間,又會重覆翹腳的動作,以上3種動作都屬於不良姿勢,長時間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NG動作一:單腳翹

習慣單腳翹腳的人要注意,如果常翹的那一隻是右腳,會造成另一隻壓住的左腳上方的骨盆傾斜,因而使左邊坐骨單點壓迫在椅子上,甚至會使坐骨上面滑液囊發炎。至於翹起的右腳會產生關節囊、梨狀肌受到拉扯現象,持續拉扯會造成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發炎易本身會引起疼痛,嚴重甚至會腫脹,而壓迫到坐骨神經,可能會出現一般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常被誤以為是椎間盤突出,隨意進行腰椎牽引復健,結果愈弄愈糟,非旦未緩解梨狀肌發炎問題,還有可能因錯誤使用復健,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NG動作二:雙腿盤坐

雙腿盤坐在椅子上時,膝蓋軟骨承受因嚴重彎曲帶來的壓力,且同時又要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可能一段時間之後,膝蓋就會感覺疼痛,甚至無法起身。這是傷害關節與軟骨的動作,有的人還會刻意用力下壓膝蓋,誤以為可以瘦大腿,其實都是錯誤的迷思,必需隨時做伸展動作,才不致傷害到關節。

NG動作三:單腳壓坐

如同翹起單腳一樣,同樣會對於壓迫的腳造成坐骨上面滑液囊發炎。一般採取坐姿時,臀部直接接觸椅面的兩個明顯骨突,就是坐骨突出,若椅子沒經過良好的設計,或是習慣採取壓迫到坐骨的坐姿,如單腳翹與單腳壓坐,即無法分散坐姿時的上半身體重,重量就會集中在兩個骨突上。此時臀大肌及骨突間的滑液囊會因承受過大的壓力,長時間下來就可能發炎。

醫師小叮嚀

毛贊智醫師提醒,長時間坐姿不正,喜歡採取翹腳的人,如果出現梨狀肌症候群要先釋放壓力,千萬不要隨便進行拉腰復健,有的人服用藥物效果不佳,可採取局部類固醇注射即可緩解。

當翹腳坐姿偏向一邊,骨盆容易傾斜,而身體又要把傾斜的力量拉到中間脊椎的位置,長時間下來恐造成脊椎C字型側彎,如果已經達到嚴重退化性脊椎側彎,要看有無神經學的症狀,看神經壓迫程度屬於輕度、中度或重度;輕度與中度可使用藥物與牽引,以及穿背架進行調整;如果重度無法走路超過10分鐘,雙腳會痠麻,可能要考慮核磁共振檢查,視診斷情況進行開刀治療。

發外,如果長期不良姿勢嚴重造成椎尖盤突出,針對椎尖盤突出先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非類固醇藥物、肌肉放鬆劑為主,效果不好時可再考慮腰椎牽引復健,但是根本解快之道是改善坐姿。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媽媽施力不當 4大手傷來報到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媽媽常常是家中主要做家事的人,可別小看刷鍋子、擰拖把等動作,由於頻繁操作,加上施力過度,許多媽媽常常疼痛上「手」,馬偕醫院復健科主任姜義彬表示,媽媽最常見到4種傷手疾患,保養原則就是多省力做事,能用輔助工具就用;此外,適度休息、讓其他家人多多分攤家事,才能預防手痛。



媽媽手

媽媽手是腕部靠拇指側肌腱的刺激或腫脹所造成,使得腕部拇指側疼痛及壓痛,姜義彬醫師表示,當用力握物或扭轉腕部運動時,可能引起此症狀。臨床上特別好發於剛生產完的女性,主要是受到荷爾蒙影響,以及抱嬰兒的姿勢。此外,常打電腦的職業婦女也可能罹患

小叮嚀:避免過度施力是預防要訣,若罹患媽媽手,可先透過支架讓患部休息,當症狀持續越來越嚴重時,就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腕隧道症候群

這是一種神經的壓迫症狀,掌部及手指會有麻痛感發生,常發生於腕部活動較多的人,比如長期使用滑鼠或使用鍵盤打字的文書工作者,就是好發的族群之一;以媽媽這個角色來說,除了職業婦女工作常打電腦,回家拿熨斗、裁縫等動作,也容易傷到手腕。

小叮嚀:治療時會先透過支架,讓手腕局部休息;若壓迫較為明顯,則考慮在手腕低量的類固醇注射,改善腕道發炎壓迫的症狀;至於症狀較嚴重者,甚至需要開刀減壓


板機指

這是一種肌腱發炎,使得手指頭在彎曲而想伸直時會卡在肌腱滑車,導致尾端指節無法完全伸直,或在伸直時會有阻力,手指頭關節握拳後無緣無故卡住不能動,需要另一手去扳開,任何指頭都可能發生,以大拇指最好發。

小叮嚀:急性紅腫發炎時可先冰敷,預防上就是避免不當姿勢過度施力。


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因關節軟骨受到過度的磨損,姜義彬醫師表示,不只是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問題,手的關節也會因過度施力而腫脹,使得退化加速,患者往往手動一動、會比不動時舒服;然而若持續施力,關節磨損就會愈來愈嚴重。

小叮嚀:退化隨著年齡無可避免,從年輕時就要開始保養,避免施力過度;有時泡泡溫水,或是洗碗時用溫水,對於疼痛有緩解效果。


資訊來源:華人健康網

產後尿失禁 復健可治療


中國時報 【邱文秀/台北報導】

     「尿失禁」是許多婦女羞於啟齒的痛,現代女性因工作壓力大、生產、流產等原因,導致漏尿、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問題越來越年輕化,在廿、卅歲婦女身上也常見,生活上很困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表示,有些婦女誤認尿失禁為老化後的「正常」現象,但根據研究,六十歲以上遭受尿失禁之苦的人高達三○%,六十歲以下卻也有約二○%的婦女。

     林姿吟說,然而因尿失禁就醫的女性卻只有二成,大部分都認為這是老化自然現象不用理它,有一部分的人減少社交活動來避免尷尬,有些則是因為擔心手術不敢就醫,有些患者只能選坐在離廁所很近的辦公桌,也有人乾脆提早退休,避免失禁帶來下身隨時「濕答答」的困擾,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林姿吟說,大多數應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是在多次生產或難產後,骨盆底肌肉韌帶鬆弛以致膀胱與尿道之間角度改變。目前對於應力性尿失禁的治療已著重於積極的物理復健治療,其中包括凱格爾運動、生物回饋法、陰道電刺激法等,只要病患願意配合,幾乎都能達到滿意的療效

     林姿吟昨邀請兩位患者現身說法,兩位患者皆因懷孕生產造成尿失禁,經過復健治療及學會凱格爾運動後已恢復正常,她們表示聯醫的復健房間十分舒適且有香氛精油,讓病患治療時完全沒有壓力。

     林姿吟說,尿失禁並不是正常現象,也不是中老年婦女的專利,病患不需羞於就醫,透過簡單治療便可恢復清爽乾淨生活。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中風復健取巧 小心反使肌肉退化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4/08

中風後復健對於日後行動能力的恢復非常動要,而且應把握中風後三個月黃金期,積極進行;不過,臨床上竟有1名70多歲老太太,因中風緣故,導致單腳肌肉無力,雖經復健長達3個月,已能藉由拐杖行走,但卻因取巧,利用膝蓋打直的省力方式走路,導致磨壞膝關節,肌肉再度退化。

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宜瑾指出,膝蓋打直走路的方式若養成習慣,不但難以矯正回來,長期下來,恐使症狀惡化,導致復健更加困難

一般人走路時,膝蓋會處於輕微彎曲,並利用肌肉收縮維持,但中風患者因肌肉失去力量,喪失行動能力,就必須仰賴復健,幫助回復正常走路;吳宜瑾說,復健過程較易痠痛,許多患者無形間會出現將腳打直、膝蓋往後頂等錯誤姿勢,這時關節結構造已卡住,長期下來,不但關節會磨損退化,甚至會連帶出現下背痠痛、肌肉無力、韌帶拉傷等情況。

物理治療師吳宜瑾進一步說明,要避免錯誤的走路方式,其實在家就能自行練習,若為較嚴重的患者,則可躺在床上,將枕頭置於腳膝蓋下,讓膝蓋微彎,並試著讓腳離開床面,練習抬腳,若為可活動的患者,則可利用登階上樓梯的運動,幫助鍛鍊肌肉。

復健須經歷長時間的過程,除了每天勤做練習,家人也應給予支持和協助,幫助患者盡早恢復生活品質;吳宜瑾呼籲,復健過程中,若有痠痛等現象,就必須休息後再繼續,且應依照自己的狀況,加強運動強度,循序漸進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把握中風復健黃金期 拖太久恐致肌肉萎縮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

中風造成終身行動不便,成了家人永遠的負擔,復健的漫漫長路更需要家屬不斷地協助。阮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怡嘉表示,中風一定要復健,中風後三個月至半年是復健黃金期,只要保握這段時間,認真進行復健,效果都很不錯。若中風後不立即復健,只躺在床上,很可能造成肌肉、關節萎縮。

中風雖然會有許多後遺症,但比起癌症來仍然幸運很多,它至少不是絕症;曾經有發生中風的病人必須預防它的復發,有人說:第一次中風是上帝給的警告,如果不能有警惕,那麼隨時都會有復發的可能。病人的復健,最好的時段是在中風後立刻開始,才不會產生進一步的殘障。常有人安慰病人說:「慢慢來,不急,不急。」但太慢了可能就永遠沒機會。

因為一個正常人只消躺個三、五天,便會覺得全身沒勁,而一個有病的老人在床上躺了幾個禮拜,全身肌肉一定萎縮。可知中風的復健必須把握時效,不過,對於年長的人,也不能一下子就動得太厲害。對於因中風而導致身體半身麻痺的病人,復健計畫通常可以分為:臥床期,站立期,走路期及爬樓梯期等四期。

醫師表示,復健最重要還是要看病人意志力,假如病人不肯走路,站在醫生的立場即使有天大的能耐,也幫不上忙。至於手部功能恢復,一般經過復健能夠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的病人只有3成5,許多上了年紀的病人,即使是能夠恢復也不方便自理生活細節的緣故。不論如何,若能按照病人復原的情況,必要時立即做復健項目的更改,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透過居家復健運動 可舒緩巴金森氏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4/21

巴金森氏症多發生於50至79歲年齡層,但近年來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且男性多於女性;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許嘉玲指出,罹患巴金森氏症時,會出現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容易跌倒等症狀,尤其占百分之40的患者會合併失智症,逐漸喪失記憶、判斷能力等現象。

巴金森氏症屬於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除了透過藥物、外科治療外,其實可透過居家復健運動,幫助患者增強肌力、活動力等肢體協調;許嘉玲說,像是放鬆運動及柔軟度運動,就是透過擺動、旋轉等方式,讓患者過度緊張的肌肉得到有效放鬆。

物理治療師許嘉玲進一步說明,另外還包括平衡活動,是利用蹲下身體在地上取物、穿鞋等上肢活動,進行坐姿及站姿時的重量轉移,也可透過步態訓練,讓患者跨過5至7公分的小木塊以解決拖曳步,可有效舒緩症狀

重要的是,巴金森氏症患者在進行居家復健運動時,家屬應適時給予協助與鼓勵;許嘉玲提醒,巴金森氏症是會隨著時間而症狀加劇的疾病,包括三高疾病、抽菸等都有可能埋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真正預防疾病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拉脖子小心癱瘓 頸椎牽引3要點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久坐緊盯螢幕,常讓電腦族們脖子痠痛,求助復健科治療,多數會被認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而開始做頸椎牽引,即俗稱的「拉脖子」治療,但醫師提醒,治療期間若症狀轉為下半身痠痛,應盡速檢查,以免造成椎間盤壓迫脊髓釀癱瘓。


電腦族常會有頸椎痠痛,求助復健科治療時,輕度會以頸椎牽引治療改善,但仍須注意治療時有無產生其他症狀。
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是頸椎椎間盤突出的常用治療方式,物理性的拉抬可增大神經孔間隙,以減少神經壓迫及回復血液循環,解除頸部肌肉痙攣、限制脊椎活動以減少組織水腫發炎等。

大面積椎間盤突出不適用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骨科主任醫師董福義表示,頸椎牽引對於輕度症狀有相當不錯的功效,但對於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由於已經壓迫到脊髓,加上椎間盤破裂處的破口若尚未癒合,牽引有可能使已經不穩定的椎間盤內核由破口擠出更多,而使神經壓迫更嚴重。

日前一位三十幾歲的女性,因手麻脖子痛進行頸椎牽引復健,但治療3天後,病患開始有大腿內側麻痛且走路不穩,需雙腳張開扶牆壁才能站立的現象,經檢查發現,第5、6頸椎之間的椎間盤大面積突出且已經嚴重壓迫脊髓,只好緊急動刀治療。

頸椎牽引謹記3要點

董福義醫師提醒,病患在接受頸椎牽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聽從醫師、物理治療師指示使用儀器,並將正確體重告知,以便計算牽引時的力道。
  2. 做頸椎牽引之前,務必先照X光確認沒有骨折、脫位脫臼、類風濕關節炎及腫瘤等病況。
  3. 若牽引之後出現走路不穩、下肢無力、需張開雙腳才能行走,雙腳併攏同時閉眼時站立不穩、大小便困難或失禁等脊髓壓迫症狀,需儘快安排檢查。


董福義醫師補充,拉脖子是治療頸椎疾病相當普遍的復健方法,其效果也值得肯定,但是需要注意當拉完脖子之後,若出現以前沒有的症狀,或原本症狀更加嚴重,則需要停止治療並儘速檢查,以避免無法挽回的遺憾發生。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7/12724

頸椎牽引復健不慎 恐造成癱瘓


中國時報 【邱文秀/台北報導】
     一般人如果有手麻及脖子痠痛症狀,可能會被認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而開始做拉脖子的復健治療,但如果症狀有變化,就需要趕快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癱瘓一輩子遺憾。

     一位三十幾歲的女性病患,雙手麻痺快半年,症狀起起伏伏,工作繁重時會手麻,但仍在可接受範圍。該病患去年底因同事請假導致工作量突然增加,手麻脖子痛的症狀更加嚴重,於是進行頸椎牽引復健。

     治療三天後,病患開始有大腿內側麻痛且走路不穩,需雙腳張開扶牆壁才能站立,最後在站著工作時因雙腳無力而跌倒。檢查發現,病患有明顯脊髓神經壓迫徵狀,緊急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第五、六頸椎之間的椎間盤大面積突出且已經嚴重壓迫脊髓。

     病患當天就接受頸椎手術,將破裂突出的椎間盤切除,裝置人工椎間盤。麻醉醒來病患大腿內側的麻痛已經消失,她迫不及待的下床行走,也沒有走路不穩、無力、快跌倒現象,僅殘留些許手麻脖子痠。經過兩個月休息,現在已經回復之前的工作,且已不再手麻不舒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董福義表示,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常用的治療方式,透過牽引可增大神經孔間隙,但對於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由於已經壓迫到脊髓,加上椎間盤破裂處的破口若尚未癒合,牽引有可能使已經不穩定的椎間盤內核由破口擠出更多,而使神經壓迫更嚴重。

     董福義提醒,病患在接受頸椎牽引之前,務必先照X光確認沒有骨折、脫位脫臼、類風濕關節炎及腫瘤等病況。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3041900171.html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什麼是PT?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問題的醫療專業, 於物理沒有聯繫。執行這個專業的醫療從業人員稱為物理治療師(Physiotherapist,簡稱PT)或物理治療生(Physiotherapist Assistant,簡稱PTA)。

在美國有其他專業(如整脊師 chiropractors或 骨醫師 Doctors of Osteopathy)會使用類似物理治療的治療方法,而在華人地區則有傳統中醫或是國術館等地方會進行如推拿按摩等類似物理治療的療法。

物理治療是現代與傳統醫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子。物理治療師所擅長的包含:疼痛處理、肌力的訓練、關節活動度的增進、心肺功能的訓練強、小兒物理治療等。因此物理治療師會以適切的評估診斷然後運用對病人最適當之物理治療手段與治療方法,有效地直接幫助或支援其他醫療專科,如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牙科、婦產科、腫瘤學科...等,給予病者最需要的預防醫學教育與觀念及治療訓練方法。


物理治療的目的

一般人以為物理治療只會被運用於「治療」的領域上,但其實物理治療師的任務並不止於此;很多時也會為未患病者作出一些預防性的教育,特別在歐美等國家,治療師在這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
因此,物理治療師在面對不同的群體時,有著不同的治療目的,一般可歸納為預防性教育、治療和矯正、 教育和再訓練三種。

  • 預防性教育:主要是針對普通市民,對一般無病症或有病症趨向的人士作出教育,糾正其錯誤的生活模式,防止疼痛及症狀的產生(如頸背腰痛的預防教育及老人運動等)。
  • 治療和矯正:即一般人所認為的物理治療;是對已有疼痛、功能障礙及慢性病患者為對象,以儘量減輕其症狀的質和量為目標,並同時作出教育,防止症狀復發或惡化。其主要作用,大體有以下幾種:消炎、鎮痛、鬆解黏連、軟化瘢痕、刺激神經肌肉興奮;對神經系統障礙的人士可緩解其痙攣,並誘發病者作出運動功能;回復關節正常活動度、正常肌力和正常步態等。
  • 教育和再訓練:主要是針對傷殘人士,當殘障無法恢復時,治療師藉著教導和訓練,使患者運用其剩餘的功能,在適當的輔具協助之下適應日常生活,讓患者重返社會。

物理治療教育

目前在台灣,物理治療教育有分為物理治療師養成和物理治療生養成教育。物理治療師在台灣是屬於4年學士學位而物理治療生是高職高中學位。在學術研究方面是有碩士和博士訓練。在台灣,物理治療師/生畢業之後需要參加考選部舉辦的國家考試及格才能成為正式的物裡治療師/生。由於目前台灣已沒有高中高職的物理治療生教育課程,因此將於2012年起廢止物理治療生的國家考試(民國100年已廢除物理治療生相關考試)。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