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問題的醫療專業, 於物理沒有聯繫。執行這個專業的醫療從業人員稱為物理治療師(Physiotherapist,簡稱PT)或物理治療生(Physiotherapist Assistant,簡稱PTA)。
在美國有其他專業(如整脊師 chiropractors或 骨醫師 Doctors of Osteopathy)會使用類似物理治療的治療方法,而在華人地區則有傳統中醫或是國術館等地方會進行如推拿按摩等類似物理治療的療法。
物理治療是現代與傳統醫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子。物理治療師所擅長的包含:疼痛處理、肌力的訓練、關節活動度的增進、心肺功能的訓練強、小兒物理治療等。因此物理治療師會以適切的評估診斷然後運用對病人最適當之物理治療手段與治療方法,有效地直接幫助或支援其他醫療專科,如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牙科、婦產科、腫瘤學科...等,給予病者最需要的預防醫學教育與觀念及治療訓練方法。
物理治療的目的
一般人以為物理治療只會被運用於「治療」的領域上,但其實物理治療師的任務並不止於此;很多時也會為未患病者作出一些預防性的教育,特別在歐美等國家,治療師在這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
因此,物理治療師在面對不同的群體時,有著不同的治療目的,一般可歸納為預防性教育、治療和矯正、 教育和再訓練三種。
- 預防性教育:主要是針對普通市民,對一般無病症或有病症趨向的人士作出教育,糾正其錯誤的生活模式,防止疼痛及症狀的產生(如頸背腰痛的預防教育及老人運動等)。
- 治療和矯正:即一般人所認為的物理治療;是對已有疼痛、功能障礙及慢性病患者為對象,以儘量減輕其症狀的質和量為目標,並同時作出教育,防止症狀復發或惡化。其主要作用,大體有以下幾種:消炎、鎮痛、鬆解黏連、軟化瘢痕、刺激神經肌肉興奮;對神經系統障礙的人士可緩解其痙攣,並誘發病者作出運動功能;回復關節正常活動度、正常肌力和正常步態等。
- 教育和再訓練:主要是針對傷殘人士,當殘障無法恢復時,治療師藉著教導和訓練,使患者運用其剩餘的功能,在適當的輔具協助之下適應日常生活,讓患者重返社會。
物理治療教育
目前在台灣,物理治療教育有分為物理治療師養成和物理治療生養成教育。物理治療師在台灣是屬於4年學士學位而物理治療生是高職高中學位。在學術研究方面是有碩士和博士訓練。在台灣,物理治療師/生畢業之後需要參加考選部舉辦的國家考試及格才能成為正式的物裡治療師/生。由於目前台灣已沒有高中高職的物理治療生教育課程,因此將於2012年起廢止物理治療生的國家考試(民國100年已廢除物理治療生相關考試)。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