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多數運動明星在運動場上極為風光,私下卻經常得面對惱人的運動傷害及疼痛。達欣籃球隊前鋒岳瀛立一直飽受腰背肌筋膜疼痛之苦,所幸,經過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配合骨震波儀治療後,腰部肌肉不再緊繃,疼痛也緩解許多了。
運動3C族 復健科常客
隨著國人健康養生意識抬頭,全民運動風氣日益興盛,有運動習慣的人口比例愈來愈多,瑜伽、慢跑、單車、有氧以及各種球類運動,都吸引眾多愛好者。然而,無論職業運動員或業餘愛好者,難免都可能發生運動傷害;甚至「低頭族」頻頻使用3C產品,出現肩頸痠痛或手指肌腱炎,以及長輩關節疼痛等問題,都是復健科或骨科門診的常客。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指出,現代人往往是這裡痠、那裡疼,甚至全身上下感覺痠麻疼痛,卻因症狀所發生的部位不同,因而分散至各科求診。復健科醫師可針對患者所表現的症狀,根據理學檢查及儀器檢查加以抽絲剝繭,瞭解究竟是肌肉疼痛?還是神經壓迫?是風濕病、關節退化、長骨刺?還是一般的扭拉傷而已。
物理治療 藉助儀器刺激
至於治療,有的需靠開刀解決,或經由吃藥、打針來緩解;有的則需考慮增加物理治療來減輕疼痛、加速痊癒。在台北市執業的物理治療師林訓正指出,所謂物理治療是指利用物理的因子,包括利用能釋放冷、熱、光、電、音波、磁波等儀器,作為刺激肌肉、組織及神經的輔助工具。
另外,也可用徒手治療,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雙手來操作,讓病人的肌肉達到舒緩、伸展、放鬆,以及讓關節回復正常的位置。
傳統治療 復元進程緩慢
以岳瀛立所患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為例,這種毛病其實不限運動員,它在一般上班族、勞動工作者、司機、生產線作業員,都有可能發生,而且罹患人數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其病因包括:肌肉使用過度、不良姿勢或肌肉疲乏,甚至壓力也會誘發。
林訓正說,傳統治療「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大多以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以電療來刺激局部的肌肉與神經復原,甚至以牽引來減輕肌肉與神經和韌帶被壓迫的現象,但往往進度緩慢,無法有效降低疼痛。
因此,必須搭配徒手治療及骨震波治療,方能達到症狀改善及有效緩解疼痛的效果。
骨震波儀 軟組織復健利器
謝霖芬表示,骨震波儀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這類儀器最早運用於利用高能量的震波來擊碎腎臟泌尿系統的結石。近年來又開發出低能量震波儀,透過震波治療可促進微血管再生及局部組織修復,如今已廣泛應用在骨科、復健科及運動醫學領域上,成為治療軟組織發炎的新利器。
謝霖芬指出,骨震波治療的適應症,以足底筋膜炎、肩關節肌腱炎(五十肩)、網球肘等造成的疼痛病患為主,患者每次治療約5到15分鐘,每周一次,全部療程約三周。根據研究發現,約有七成的療效,對於吃止痛藥、打類固醇都無效的慢性肌腱炎及肌膜撕裂傷的患者,的確可因此改善生活品質。
▇復健科醫師給病患的建議
●勿長時間久站,記得左右腳交換,或讓身體靠牆壁來減輕腳底壓力。
●勿長時間側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記得每隔20~30分鐘起來做伸展操。
●勿當低頭族,勿經常彎腰駝背,坐姿盡量讓雙腳平放,膝關節與腳呈90度。
●運動前記得熱身及做好防護措施,有運動傷害要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