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四步驟 改善足底筋膜炎

【元氣周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根據研究,慢跑可以增強心臟血管功能,也可以提高肺活量;現代人攝取過多熱量,慢跑也是適合各年齡層的有氧運動;甚至也有醫師指出,慢跑有助青少年活躍骨骼、有助長高。


姿勢跑鞋不對 筋膜就出問題
越來越多民眾從事慢跑,但也有越來越多民眾因為跑步姿勢、跑鞋等問題,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受力、緊繃,因而罹患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最主要的支撐,主要功能是吸收足部跑走時,著地所產生之反作用力。新光醫院復健部主任謝霖芬表示,足底筋膜一共五條,從腳跟跟部往五個腳趾頭輻射;他說,除了慢跑,包括久站的專櫃小姐、教師等職業,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好發族群。


九成患者 發炎部位在腳跟
足底筋膜炎兩腳都有機會發生,好發在需要經常步行、站立、負重的那隻腳。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表示,超過九成患者,足底筋膜發炎疼痛部位在腳跟,一成患者則在足掌。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只要站立或走跑一段時間,患部就會隱隱作痛,避免長時間久站就可以紓緩症狀。喜愛慢跑或需要長期久站的民眾,除了選擇正確、合腳的跑鞋外,新光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蔡春梅也建議,一旦發現腳跟疼痛,最好立刻停止活動,讓發炎部位休息


鞋要有跟 別穿帆布鞋跑步
對於喜愛慢跑的民眾,除了選擇氣墊鞋減輕足部負擔外,鞋內也可考慮加上可紓減疼痛壓力的足跟墊;鞋跟稍高的鞋子,才能減少足底筋膜受傷機會,因此切勿穿著帆布鞋跑步。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一般可以在運動後,在足跟部位冰敷,減少發炎疼痛。由於足底筋膜炎主要是因為筋膜拉力過大,因此建議患者平常可在家多練習回復足底筋膜及促進肌腱肌肉強化的運動,就可改善症狀。

記者陳立凱/攝影


資料來源: udn聯合新聞網 健康醫藥

足底筋膜炎

施國正醫師

不論是年輕人或中年人,常常會遭受足底疼痛之苦。這樣的案例每天都可以看到,足見其普遍性,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沒有差別。與個人所穿的鞋子有關,但穿著高跟鞋或是稍為有跟的鞋子卻很少發生足底痛的。

足底筋膜是一種很厚多層的纖維筋膜所構成,它的起點在腳底跟骨的前方呈放射狀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中央的部分最明顯,又分為表層和深層,作用是拉緊跟骨及足部,使腳底成一弓箭狀,使人類在行走時能承受足底的壓力,使足部具有彈性。另外於足底跟骨下方及周圍則包覆以很厚的脂肪及纖維,而形成一個軟墊。

為什麼會發生腳底痛呢?大部分都是使用過度,例如站立太久,走太多的路、慢跑、經常走健康步道或是在不平的石子路面走太久。這些活動都會使足底筋膜受傷,進一步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病人常常在早上起床後,一腳踩在地上突然覺得腳跟底下有劇痛,但是走幾步或下床一陣子之後,疼痛反而減輕了。然而到了下午或是站立太久,活動過多腳底痛又發作了。如此反覆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當然穿的鞋子底部太薄或太硬也是誘因之一。

病人疼痛的部位主要是局限在足底靠近筋脈的起點,用手去壓會感到很痛,病人往往會以為腳底長了骨刺,但是X光顯示有骨刺並不一定會造成疼痛。反而沒有長骨刺的人常常也會腳底痛,病人最苦惱的是無法好好的行走,坐下來休息一段時間有時候會使疼痛減少一些。

預防勝於治療,病人首要做的是防止再發,減輕體重的負荷是很重要的。減少腳底的使用,暫時避免站立太久,爬山、健行、走健康步道和慢跑都要暫停,直到疼痛完全消失為止。同時還要慎選鞋子,鞋子的大小要適中。適合自己的腳最重要,貴的不一定比較好。鞋墊也很重要,厚一點的柔軟一點的比較可以避免足底筋脈受到很大的張力而引起發炎。

治療最佳的對策就是先找骨科醫師就醫,經過醫師的詳細問診及觸診,必要的時候再照X光片以確定診斷,然而給予藥物治療。熱敷,抬高足部,讓小腿休息,都會使疼痛減輕。如果上述的方法試了幾星期都無效,則可以考慮在疼痛點打入小量的類固醇,如此便可以使疼痛改善很多。有些病人常誤解使用類固醇非常可怕,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藥物用得巧妙是可以治好病又沒什麼副作用的。在醫師的指示之下一年之內打四針類固醇是不會有副作用的。至於民俗療法、推拿、針灸或拔罐等,若治療不當是有可能使症狀變嚴重的,使用之前不可不慎。

有少數的病人經過上述的方法治療仍未改善的,則可以考慮手術的治療方法。通常是要經過大約一年的治療無效之後才考慮,醫學文獻上只有少數的個案報告,方法是由足部的內側切開,把發炎的足底筋脈切除,若同時有骨刺的存在也需一併除去,少數則需把神經的分枝切斷以減少疼痛。手術之後也需要有一段時間的休養,才能完全恢復。而且以後也須注意防患復發的可能性,運動的方法很多,當發生足底筋脈炎時,爬山、跑步、健行便要停止。為了防止體重的增加其實是可以換別種其他的運動例如游泳,節食也可以達到目的。總之腳底痛大多是由於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因此解鈴還需繫鈴人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施國正醫生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中風後漫漫復健路

【劉宇菁】

中風是由於腦血管栓塞或出血造成腦組織的缺血及壞死,症狀包括半邊肢體無力、感覺喪失、不自主張力增加、吞嚥困難、言語困難、大小便障礙、心情鬱悶以及認知功能受損。醫師視病人失能程度開立不同的專業治療處方,以進行中風後的復健。

中風的復健包括以下幾項。
物理治療:處理肢體運動困難、步態異常或平衡失調並重建運動功能(肌耐力、平衡、協調)及步行能力;
職能治療:著重於日常生活訓練、手功能訓練、副木支架製作、輔具評估與訓練及居家無障礙設施的評估與改造等項目;
語言治療:專精於失語症、口語動作失調、吞嚥困難等治療與訓練;心理治療:針對中風後心理的調適;社工:提供社會資源之相關資訊。


中風復健可分三階段

急性期:約中風發生一週內,治療重點在控制血壓、心跳、體溫等生命跡象,有些病人在此時期需插入鼻胃管預防吸入性肺炎或嗆咳的發生、尿管以避免尿液滯留,甚至氣切管處理呼吸衰竭。此時期治療目標是讓病人維持在穩定生理狀態下,然後開始介入床邊復健,以被動性關節運動等維持關節活動度,正確擺位避免臥床過久導致褥瘡。

亞急性期:約中風發生後一週至數月間,此時患者生命跡象趨於穩定。治療目標在促進神經修復或重新整合、訓練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並增加患者的獨立,也學習使用輔具彌補身體喪失的功能。

慢性期:約中風後數月至年餘,大多數病人已出院,視恢復程度不同,有的重回職場,有的採門診復健方式,或於居家或安養護機構進行照護。治療目標將患者的功能發揮到最大,並增進生活品質。


中風患者及家屬最常關心的問題是:「多久才可以開始走路?」這道理跟「吃緊弄破碗」相同,當動作還沒發展出來前,太急著學走路反而導致不正常張力增加,步態也不自然。所以應在家中多練習治療時學習的動作,家屬跟患者都需配合將動作融入生活中,做好行走前的準備,依循專業建議再學習走路的動作。

中風復健是一項長期抗戰任務,除了多方位復健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患者本身意志力和心情的調適。臨床上常聽到家屬要求患者把握「復健黃金期」,指的是中風後三個月到半年左右這段時間,此時功能恢復速度較快,運動訓練成效也較明顯;然而恢復速度與成效需視個人腦部組織損害程度而定。

但臨床上也常發現有些患者在中風後一年,其功能仍持續進步,表示黃金期過後恢復速度雖沒之前快,卻還是有復原的希望。所以莫給予患者過多壓力,應該放鬆心情持續有信心復健及調整生活型態,並多活動保持生理機能,如此才能循序漸進回到原來的生活。即使遭逢中風的衝擊,仍可以生活地很有品質,成為一個身體及心理都健康的人。


資料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腕隧道症候群

何謂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手上的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受到位於神經上方的韌帶壓迫所造成的臨床症狀。所謂正中神經是指支配大拇指動作與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感覺的神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腕隧道症候群又名正中神經壓迫症,是上肢最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它常好發於中年婦女或是懷孕的女子。正中神經至手腕腹側時會通過由橫腕韌帶、手指屈肌腱及橈骨與尺骨包圍形成的一個狹窄通道 ( 腕隧道 ) 。任何會使腕隧道變窄的狀況都會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導致感覺異常、痛與麻痺甚至肌肉萎縮無力,常見的原因包括腕屈肌腱鞘炎 ( 反覆過度使用受傷或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 ) 、腫瘤、甲狀腺機能異常、懷孕 ( 會引起淋巴水腫 ) 與糖尿病 ( 會引起神經炎 ) 、痛風、腕部骨折等。

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與職業或運動有關,其中腕部經常用力(如打字)、木工、打高爾夫球者常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罹患者以中年人為主,女性多於男性。治療包括腕部休息,口服鎮痛劑甚至可以小夾板固定腕部,物理治療亦能減輕症狀。對於某些病例或許需要在腕部局部注射類固醇以封閉韌帶,或接受外科手術來減輕神經的壓迫。


發病時期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在發病時期的症狀可以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和其他疾病相同,越早發現就較為容易治療,因此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我們分成三部份來介紹:

早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
疾病早期的一些症狀經常會讓專業人員或病患掉以輕心。

  1. 正中神經所支配的感覺神經分布區域出現麻木、疼痛等症狀。
  2. 麻木、疼痛症狀在夜間會加劇,甚至麻痛到醒過來。
  3. 麻木、疼痛症狀會因暫時手甩動而減輕。
  4. 麻木、疼痛症狀逐漸在白天也會出現,而且因重複手腕動作(如騎車、洗衣等)而症狀加重。


中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

  1. 出現持續性的手指麻木、疼痛症狀。
  2. 細微的手指動作(如扣鈕扣)出現障礙。
  3. 手上的杯子或碗可能握不住而掉落。
  4. 麻木、疼痛症狀會放射到手肘甚至肩膀。


後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

  1. 出現感覺喪失。
  2. 肌肉萎縮。
  3. 手部活動功能受限。
  4. 麻木、疼痛症狀放射到手肘和肩膀 。



誰容易得腕隧道症候群 ?

  1. 需要長時間握筆寫字的人。
  2. 需要長時間打電腦或使   用滑鼠的人。
  3. 經常長時間騎摩托車的人。
  4. 經常做掃地、拖地、扭抹布等家事的人。  

過度使用抓握姿勢惹的禍 -- 或許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打了一整天的電腦後,感覺到整個手腕又酸又痛,有時候,疼痛的程度甚至讓你連拿杯子喝水都成問題,沒錯,這就是腕隧道症候群的典型症狀,情況輕微的人,手指發麻,若此時沒有適度的休息治療,仍繼續過度使用,會讓狀況更加惡化,嚴重時你完全無法連拿筷子挾起一張紙。   在醫學上,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是指,當你 " 過度使用"” (即長期連續使用超過 30 分鐘以上)握力/抓握動作時,位在手腕最下緣的腕隧道(即由手腕間由橫韌帶與屈肌所構成的空間),就會因為屈肌變得肥厚而造成空間縮小,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產生發炎與疼痛的現象。

在臨床病患上「腕隧道症候群」是指上肢經過腕部隧道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衍生的病症,其主訴主要是手指麻木、疼痛或無力,是當今在辦公室中使用電腦作業的工作人員最常罹患的現代文明病。根據一項非正式的統計,「腕隧道症候群」的盛行率約在 5% 上下,兩側皆出現的比率大約在百分之十,慣用手較易發生,女性比男性多,最常發生在中年人口群中 。

休息及保護:
防止進一步的傷害,避免再過度使用手腕,最好量製『豎腕手支架』,白天及晚上均可以配戴,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可以專門設計及製作。懷孕婦女一般生產後會自然痊癒。

復健治療:
症狀緩解最無副作用的方式,包括紅內線、熱敷、水療、蠟療、經皮電刺激及超音波等,物理治療師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也有不錯的效果。

藥物治療:
此類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止痛劑、促進血液循環劑、維生素B群、利尿劑及外用酸痛軟膏等等,需避免長期服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

局部注射:
嚴重麻痛,影響日常生活及情緒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立刻緩解症狀,但效果只是暫時性,也不宜經常注射。

手術治療:
神經已經變性,肌肉開始萎縮時, 必須以手術切開韌帶或加上神經分離術。此種手術並不困難,往往效果很好,傳統手術方法由手掌面皮膚做略長的ㄑ字形切口,然後把腕韌帶整個切開,解除正中神經之壓迫,手術時間大半十分鐘以內,病人症狀之改善也很好,但是手部的傷口大;病人復原時間長,近三年來內視鏡手術發達起來,儘量要求對病人之侵犯性降低又能達到同樣結果。較新的手術方式以局部麻醉進行,首先在腕部掌面劃一約 1 至 2 公分 的切口,將環腕韌帶分離出來,以特殊刀片,在內視鏡監視下,縱向從中切為兩半。然後縫合傷口;手術即告完成。其優點為傷口較小,且離平時手部操作的位置較遠,病人於短期內即可恢復正常工作。 手術不用住院,手術後接受復健治療,可使水腫盡快消除及恢復萎縮的肌肉功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http://lins.fju.edu.tw/~su/med_951/951_04/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物理治療時應注意事項

隨著社會的高齡化、現代化,街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復健診所,醫院復健科的人潮更是絡繹不絕,很多上班族、老人家及受傷族都有「做復健」的經驗。但您真的認識這種專業的治療方式嗎?

其實,大家俗稱的「做復健」,包括拉腰、拉脖子、熱敷、電療等治療,真正的名稱叫做「物理治療」。而且這些治療絕對不是單純抓龍、推壓、拉筋,或像是坐按摩椅按個鈕就可自己操作,甚至交由護士或助理小弟就可;而應該是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執行。以下我們就介紹物理治療時應該注意的事項,避免大家誤踩地雷。


沒有合格的物理治療師把關,「治療不成反受傷」!
物理治療有效的真正關鍵,是在於物理治療師是否能正確評估在疾病、身體結構、環境或個人層面中,影響您生活功能的各種原因,並給予最適切的治療和建議。

這些治療除了使用儀器設備之外,還有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運動治療指導、姿勢矯正、輔具製作和環境改造,甚至為您設計在家裡即可執行的居家訓練活動,都可以達成到減少身體不適、增進生活品質的目標。

所以大家要睜大眼睛看看幫忙治療的人員是否是掛有執業執照的物理治療師,千萬別隨便讓護士、不具專業資格的助理代勞


治療師忙不過來,病人「假會」操作機器恐出錯!
坊間最常見的「物理治療」服務介紹,就是一台一台、各色各樣的儀器、設備,彷彿只要走進治療室,這邊電一電、那邊拉一拉,就能病除。有些已經治療一陣子的老病號,常覺得這些復健器材操作都很簡單,看到物理治療師像機器人一般忙不過來,誤以為不必勞師動眾,全部我自己來就可以了。

事實上,這些儀器設備的使用,並不是單純操作按鈕這麼簡單。熱療、電療、牽引這些常見的治療,就像所有的醫療一樣,都有風險,也各有適用與不適用的情形。物理治療師應該充分告知您這些風險,並親自操作治療儀器,才能依照您治療前後的反應、症狀的變化,設計最有效的療程,也避免重複無效的儀器治療,浪費您寶貴的時間和健保資源。


電療不是開越強越好、電越久越好,以免皮開肉綻!
電療的目的,有的是為了減緩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為了增進神經肌肉的聯結,以促進動作的產生。但是太強的電流造成強烈持續肌肉收縮,也會造成肌肉受傷、皮膚灼傷,即使非常低的電流,長時間還是可能造成電化學灼傷,千萬別誤以為開越強越好、電越久越好


接受電療的注意事項:

  1. 注意儀器的電源線和外觀是否有損壞?面板上燈號是否正常?
  2. 電療過程盡可能遠離環境中的金屬的管子、鐵架、或其他金屬外殼,以免因接地而造成電擊。
  3. 電療貼片的位置、間距、電流強度都必須正確;電療貼片不可以放在胸廓,或是頸部前方。
  4. 裝有心臟節律器者不能電療。心臟病、感覺缺失、癲癇或懷孕的人,容易因為電療而造成病發或皮膚受傷等不良反應,使用時更要特別小心。

熱療不是感覺「熱呼呼」就好,專業治療到位才能安全又有效!
熱療有乾、溼兩種:
溼熱如熱敷包,屬於淺層治療;
乾熱如短波,作用位置則較深。
這兩類的注意事項如下:


使用熱敷袋的注意事項

  1. 熱水溫度高達 70 度左右,不可以自行取用熱敷袋,以免燙傷或打亂加熱順序。
  2. 使用前要先包裹 6 到 8 層毛巾,每隔五分鐘要查看皮膚狀況。
  3. 要避免將身體重壓在熱敷部位,以免燙傷(因為體重會加速熱的轉移,局部的循環又會因為血管受壓迫變差而減少散熱)。
  4. 不要為了節省時間,在同部位同時熱敷和電療,以免熱敷的水氣,導致漏電意外。



使用短波治療的注意事項

  1. 治療時要把身上所有金屬和磁性物品取下,以免干擾儀器。
  2. 使用短波需要將治療位置露出並覆蓋毛巾,以免衣物的合成纖維融解、沾黏,您可以要求在一個具隱私的空間來進行治療。
  3. 體內有骨折鋼釘、心臟節律器、植入型電刺激器等,都是不可以使用短波的。
  4. 短波治療的正常皮膚感覺只有「溫溫的」,若是感覺「熱呼呼」,極可能深部已經灼傷,應趕快向治療師反應。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疼痛物理治療 - 電療

電療的止痛原理是利用門閥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刺激較大之神經纖維去抑制疼痛纖維的傳導,降低疼痛傳入時之神經興奮活性,達到止痛的效果。臨床較常使用之電療儀器包括有低週波電刺激器和中頻向量干擾波。

低週波電刺激器(又稱低頻電刺激器)的頻率範圍主要在1000Hz以下,其治療方式是透過可傳導電流之凝膠貼片黏貼於患者之疼痛部位。由於電療本身含有正負兩極,所以會改變細胞膜外之電位,引起神經細胞產生動作電位,進而引起肌肉收縮反應。低週波電刺激器作用部位主要在人體之淺層之大塊肌肉,因此在做低週波電療時,可以看到淺層肌肉的收縮與跳動。所以低頻電刺激器除了止痛外,亦可放鬆淺層的肌肉組織。低週波電刺激器之適應症包括術後止痛、癌症痛、神經痛、不良姿勢引起之肩頸痛。

中頻向量干擾波的頻率範圍主要在2000Hz至5000Hz,其治療方式是透過海綿吸杯吸附於患者之疼痛部位周圍。由於中頻向量干擾波之頻率較高,對皮膚之穿透性較好,因此可達到人體較深層之軟組織。所以中頻向量干擾波除了止痛外,亦可放鬆深層的軟組織。中頻向量干擾波之適應症包括下背痛、下背肌肉痙攣、神經痛、肩、膝、髖、踝關節痛。

以上兩種電療之適應症皆為止痛與降低肌肉痙攣,包括肌肉骨骼系統疼痛、術後疼痛、癌症痛、神經痛等。電療被視為短期有效之止痛工具且副作用較小。


資料來源:長庚醫訊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下背痛的水中物理治療運動

相信不少人曾經有過“腰痛”的經驗,硏究亦曾指出約有60%至80%的人,一生中曾經歷下背痛 (Low Back Pain)。

下背痛其實是一種症狀,引起此痛症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是姿勢不良、軟組織的損傷、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椎間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或其它脊椎疾病。大部分下背痛的患者會選擇吃止痛藥,或者去看醫生處理。物理治療師會敎導患者進行治療運動,加強腰腹肌力來保護脊椎,避免再次受到下背痛的困擾。

治療下背痛的方法,除了採用一般陸地上的運動來加強鍛煉以外,在水中進行運動亦是一項安全、有效及理想的治療運動。

由於水具有其特性,包括浮力、阻力及水溫,在運動時配合這些特點來進行治療運動,效果便可發揮得更好。水中的浮力能減少關節和肌肉的負荷,對於負擔身體大部分重量的脊椎來說,在水中進行運動能減低痛楚及不適。水中的溫度(水療池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3℃,而公衆泳池約為28℃)及水壓能使緊繃的肌肉放鬆,增加肢體關節的活動度;而在水中全身受到均匀的水壓亦會使周邊血管收縮,增加靜脈迴流,使肌肉血流增加,提升肌肉訓練的效率;在水中移動時所產生的阻力可以用來提供肌肉阻力來進行肌肉的訓練。

在水中進行物理治療運動,並不需要患者懂得游泳或浮於水中,一般只需在站在水深及胸的深度,即可進行由物理治療師所設計的治療運動。運動中有時還會使用到浮條、浮板、游泳圈、水袖等輔助工具來進行訓練,便能安全確實地執行治療運動。

下背痛的水中治療運動原則與陸上運動的形式相類似,不僅提升腰椎關節的活動度,還要增加軀幹,特別是腰腹肌的肌耐力、腰椎的穩性度及整體的姿勢改善,以避免再次的傷害。配合水中運動的特性,有以下五項運動可以依序練習來改善下背痛的症狀。

(一)伸展腰背及下肢肌肉
患者可以站在池邊,雙腳踩穩,雙手扶着池邊,雙膝伸直,慢慢讓臀部盡量往後往下沉,伸展下背及大腿小腿後面的肌肉,維持10秒後放鬆,來回重複8至10次。


(二)活動腰椎關節
患者可以套上游泳圈或泡棉背心於腰部,雙手扶着池邊,整個人放鬆伏趴在水面上,再利用腹部力量,把雙膝靠攏慢慢彎至胸部;之後雙膝往後並且下肢慢慢伸直,直至整個人又伏趴在水面。此動作可使腰椎關節在不負重的狀態下做出彎曲伸直的動作,來回可以重複20至30次。




(三)強化腰部肌力
a. 患者套上水袖於雙腳腳踝後,頭靠池邊,雙手左右打開扶住池邊,整個人放鬆仰躺於水面上,保持上身穩定不動;利用兩側腰腹肌力,慢慢把伸直靠攏的雙腳左右擺動,來回可以動複20至30次。




b. 在同一仰躺姿勢下,雙腳伸直及稍為分開,用腰、臀部的力量把一邊的腳盡量伸直的往池底方向下壓,再慢慢升至水面;換另一邊的腳做相同的動作,來回可以重複20至30次。




(四)增強肌肉耐力
患者可以除下腳踝上的水袖,只帶上游泳圈或泡棉背心,在較水深處進行像騎單車的"踩水"動作。此時上半身須保持放鬆及挺直,下肢在運動時盡量不要碰到池底,以平穩的速度進行此項訓練,維持5-10分鐘。這項運動除了能訓練到整體的腰腹及下肢肌力外,還能增強個人的運動耐力,因此可以在感覺疲勞時停下來休息,再重複1至2次。


下背痛的患者不妨嘗試以上述五項水中運動,頻率為每星期2至3次,每次1小時,維持6至8個星期,相信能對於下背痛症、腰腹肌力及整體狀況有所改善。但須緊記,假若皮膚有傷口、紅眼症或發燒時不宜下水運動;有心臟病、高血壓,或其他疾病者,請先諮詢物理治療師,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治療運動。

模特兒:張遠嘉
澳門物理治療師公會    趙可儀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穿人字拖易患跟痛症 每次穿別超1小時

文/記者莫冠婷 通訊員李冰潔
醫學指導/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足踝外科組組長肖進博士

炎夏將至,穿著發出「踢踏、踢踏」聲的人字拖給人瀟灑的感覺,時尚舒服的人字拖成為年輕人夏日的必備單品。然而,上海鐵路局近日發微博提醒穿人字拖有害,並數出它的「七宗罪」:導致後腳跟、足弓和腳趾疼痛;致腳趾下肌腱勞損甚至神經發炎;容易導致小腿肌肉扭傷和足底筋膜炎;皮膚變硬和腳後跟皴裂;造成髖關節和腰部疼痛;腳部更易受到外傷;缺乏保護腳趾的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趾骨壓力性骨折。此前更有報導指出,穿人字拖運動會導致跟腱斷裂,還會累及膝關節、腰部、臀部,損傷脊椎。究竟穿人字拖是不是那麼可怕,會導致人體骨骼受傷?穿人字拖可能潛伏哪些危害?什麼情況下需要治療?挑選鞋子有什麼要注意?哪些人群不適宜穿人字拖?記者請來骨科專家支招解答。

微博傳言:穿人字拖會致趾骨骨折?罕見!

近日,有微博在綜述人字拖「七宗罪」時提出,由於人字拖「缺乏保護腳趾的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趾骨壓力性骨折」。

對此,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足踝外科組組長肖進博士表示,微博中所稱的『趾骨壓力性骨折』應為『趾骨應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是指由於長期負重或運動過度,長期緩慢積累發展而來的骨折,又稱為疲勞骨折或行軍骨折。應力性骨折最常見的部位是蹠骨,而非趾骨。「但目前國內的學術文獻沒有查到人字拖會造成趾骨應力性骨折的報導。在原理上可以推出由於足弓沒有支撐引起勞損,造成應力性骨折;但著實是十分極端的個案例子,在生活中不是少見而屬罕見,甚至可能有誇張成分。」

此前還有報導指出,長期穿人字拖運動會造成跟腱斷裂,以及累及臀部。肖進認為,「跟腱斷裂」和「趾骨骨折」在臨床上十分罕見,是極端案例。至於「累及臀部」,也是似是而非的說法,「準確而言,應該是導致骨盆和脊椎肌肉疲勞」。

危害:1/6跟痛症跟穿人字拖有關

「雖然人字拖深受大家歡迎,但是穿人字拖會改變人直立時的受力點,導致腳的受力不平衡。」肖進解釋說,人在正常直立時是3點受力:腳跟、第1蹠骨頭、第5蹠骨頭。而正常的腳內側都有足弓,足弓能保證三點受力平衡,對保護足底的肌腱、韌帶、血管等結構,緩衝壓力,適應不平的地面有重要作用。如果腳弓過低造成扁平足,或是腳弓過高形成高弓足,都會導致腳的受力不平衡,容易發生疼痛和畸形。

「人字拖最常見的危害是跟痛症,其次是扁平足,在跟痛症的患者中,有1/5~1/6跟穿人字拖有關。」肖進表示,長期穿人字拖,會有以下一些危害:

1.跟痛症正常行走時,人體有前傾的趨勢。但是人字拖由於鞋底太平,穿著行走時重心向後移,加上人字拖太薄,不能有效吸收地面的反衝力,足底筋膜或脂肪墊容易受到撞擊,導致腳跟痛,嚴重者還會出現跟骨骨刺。

2.不能支撐足弓,導致扁平足大多數人字拖由於太薄、太平、太軟,不能給予足弓有力的支撐。長期穿著,還容易導致小腿和局部肌肉勞損。而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穿著過多,還可能形成扁平足畸形。

3.足趾畸形,形成爪行趾人字拖僅靠2根細細的帶子連繫鞋與足。行走時,由於擔心鞋子飛脫出去,前足和足趾會下意識繃緊、蜷曲來扣住鞋底。長時間下來,可引起腳趾肌腱勞損、慢性炎症,嚴重者形成爪行趾。

4.腰和下肢的關節老化、疼痛鞋底如果過平,使人有往後傾的趨勢,快步走時,往往將身體重心向前傾,這樣膝蓋會自然彎曲,骨盆腰部的肌肉也會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而改變。而且穿人字拖行走時往往步幅短、步頻快,加速下肢關節的磨損。尤其是老年人,長時間穿著可能導致膝關節、骨盆和脊椎肌肉疲勞,出現下腰部和膝關節、踝關節的退化、骨質增生、疼痛感。

5.皮膚變硬,腳部容易受傷雙腳長期暴露在外,夏日太陽暴曬容易使腳部皮膚變乾燥、老化,甚至皴裂。

治療:腳跟痛半年沒好轉應就醫

「跟痛症與穿鞋不正確,行走過多,以及人的腳底肌筋膜退化(老化)有關。大部分的跟痛症是自限性疾病。一般過半年左右會逐漸好轉、自癒。而頑固性、反覆多次發作的跟痛症,則要到醫院進行治療。」肖進如此表示。

症狀較輕的患者,首先應換一雙合適的鞋子,最好的選擇是運動鞋。此外,可以進行物理治療,比如熱水泡腳、足底按摩;或者進行超短波、震波等物理治療。

嚴重者則要進行藥物治療、功能鍛鍊和支具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消炎鎮痛、活血化瘀,以及在痛點(腳跟)放置一個用磨碎的中藥製成的小藥包,緩解症狀。功能鍛鍊主要是拉伸踝關節。至於支具治療,包括用以保持踝關節繃緊、背屈的夜間夾板和定製鞋墊。

防護:老人小孩不宜穿人字拖

肖進提醒,成年人不建議長時間穿人字拖,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此外,老年人和小孩不宜穿人字拖,這是因為人字拖會加重老年人的關節磨損,而且容易摔跤造成骨折,而小孩則容易造成扁平足畸形。另外,有扁平足、踝關節不穩、崴腳等足部疾病的人士,以及孕婦也不建議穿人字拖。運動、爬山、旅遊時,可能會走到過硬、不平的路,不應穿人字拖。而有些白領習慣在辦公室放一雙人字拖緩解穿高跟鞋的疲累感,肖進提醒,由於寫字樓的瓷磚較為光滑,因此應注意防摔跤。

如何挑選合適的鞋子?肖進支招:「正確的鞋子設計應該是鞋跟高約3~5釐米,硬底軟墊,足背有包裹,足弓有支撐的鞋子。不要選那些一折就軟、鞋底可以被扭轉的鞋子。如果要穿人字拖,建議挑選足背帶子較寬、鞋跟稍高的人字拖。」

肖進還介紹,平時在家可進行緩解足跟痛的保健方法。除了用熱水泡腳,或進行足底按摩、多按捏足弓部位,還可以用腳輕輕踩住一隻小球(比如網球),用腳底的力量輕輕滾動小球,按摩和刺激足弓的穴位,還能達到伸展小腿肌肉的目的。


資料來源:新華網

瘋低頭 大一生 頸椎長骨刺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長時間低頭玩智慧型手機對頸椎造成壓力,嚴重可能增生骨刺,門診就發現頸椎長骨刺有年輕化趨勢,最年輕患者才大一,建議保持正確坐姿,並避免維持同姿勢太久,另適時做頸椎保健操3招,幫助緩解頸部壓力。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近年門診發現,因頻低頭玩手機、平板電腦,造成「低頭症候群」增加,易刺激頸椎增生骨刺,就有一名約18、19歲大一生,因頸部不適求診,且吃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效果不彰,經照X光才意外發現長骨刺,由於骨刺可能壓迫神經,造成肢體麻木甚至癱瘓,提醒如發現頸椎有痠、麻、痛、無力,嚴重會延伸到肩膀、手臂,應趕緊就醫。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同一療程 針灸、物理治療…復健恐多250元


每次加50元 影響121萬人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未來民眾接受中醫針灸、脫臼整復及「中度─複雜治療」、「複雜治療」物理復健治療,若屬同一療程(看診六次),第二次起健保擬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一個療程下來,將要比現行多付二百五十元,受影響人數約一百二十一萬人。

民眾目前到醫學中心做這些復健治療,掛號費加部分負擔,每個療程付五百一十元,未來將增加到七百六十元;到區域醫院則由三百九十元增加到六百四十元;地區醫院由二百三十元增加到四百八十元;診所則由一百五十元增加到四百元。實施日期尚待核定。

健保局:落實受益者付費

健保局主秘蔡淑鈴表示,目前中醫只有傷科治療同一療程自第二次起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物理復健部分,只有「簡單治療」及「中度治療─中度」的同一療程,自第二次起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為落實受益者付費及健保法規定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門診費用二十%,健保局擬逐步取消非弱勢團體免付費醫療的相關規定。

所謂「中度─複雜治療」即為中度治療項目超過三項,合計治療時間超過五十分鐘,中度治療項目包括肌肉電刺激、上下肢水療及牽拉運動等;「複雜治療」則包括平衡訓練、等速肌力訓練及義肢訓練等。

日前健保局邀請醫界及相關團體就此事進行討論,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現行程度輕的物理復健有納入部分負擔,比較複雜的沒有納入;中醫傷科推拿有納入,針灸及脫臼整復卻沒有,與會人士認為這樣太亂,也不公平,會中達成共識,支持健保局統一收取復健相關部分負擔。

消基會:部分負擔應統一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復健部分負擔收費應統一,不然,醫療浪費很容易朝不用收取部分負擔的項目流動,如此一來,健保局不僅收不到部分負擔,還要支付金額更高的複雜復健給付。

根據健保局統計,去年有二百九十多萬人接受中醫治療,其中針灸治療就有二百一十八萬多人、占七十五.二%,脫臼整復治療則有二千多人、占○.一%;物理治療部分,去年計有一百九十三萬多人接受復健治療,其中「中度─複雜治療」有九萬九千多人,「複雜治療」則有四萬二千多人。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中醫針灸使用相當廣泛,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等於是懲罰病患。此外,針灸由中醫師親自執行,針灸復健第二至六次健保不付醫師診察費,至少應能納入合理門診量。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下背痛知多少


下背痛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有的人疼痛只有兩三天,有些人則是經年累月的痛,沒有一天舒服過。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有的人會告訴醫師說他的疼痛像是肌肉抽筋的痛,有的人則是只感到酸,有些是行走或站久了痛,有些則是怎麼躺怎麼坐都痛,甚至有些人連大腿、小腿和足部都痛,還有些則會有感覺異常的現象。這些問題都一直困擾著病患,也讓病人無法工作,或須改變工作,甚至喪失了良好的生活的品質。

下背(龍)骨是由腰椎(腰椎共有五塊)、薦椎及尾椎骨所構成的,其外有肌肉、韌帶、神經及血管圍繞。

神經是由脊髓分支出來的,連到肌肉骨頭司肢體的感覺與運動;血管是由主動脈分支到脊椎動脈,它則供應血液循環;肌肉與韌帶則支持身體與軀幹的動態與靜態平衡。

脊椎體之間以椎間板相連,椎間板為軟的組織,可以吸收加諸於椎體的壓力,並且可以容許脊椎做適度的彎曲。

椎間板內有纖維及水份,在年輕的時候水份較多且富於彈性,隨著年齡增加逐漸退化,而導致彈性變差,如果受到強大的外力擠壓易造成破裂和突出。

大致而言下背疼痛的種類可以分成是由肌肉韌帶、骨頭、椎間板或神經所造成的疼痛這幾類,當然也可能是上述兩種以上的構造合併所造成的。

至於是哪些因素造成這些構造的失去正常功能則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楚的。

像是常見的外傷、車禍、高處跌落或者細菌病毒感染、脊椎腫瘤和脊椎病變畸形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所幸下背痛大多數並不是甚麼嚴重的疾病造成的(約占百分之八十),最常見的是因為姿勢不正確(像是坐著很久不曾移動身體,長途旅行乘車或開車),使用過度、用力不當,搬運太重的東西超出負荷"閃到腰"所造成的

其點型的症狀是做完動作之後立刻感到背部一陣劇痛,接著便無法把腰伸直,身體歪向一邊,脊椎呈現側彎狀。這時的疼痛局限於背部脊椎正中央或兩側,有時會有背部肌肉抽筋的現象,軀幹無法彎曲。甚至連從椅子上要起身都十分困難,繫鞋帶也無法辦到。

此時若照X光則不會有明顯的發現,神經學檢查也都常,此種疼痛是起因於肌肉韌帶或筋膜扭傷或拉傷。通常經過休息、藥物治療,幾天或幾週內便可以改善。此時最忌不當的推拿,因為它可能造成肌肉筋膜進一步的傷害。

至於骨頭造成的疼痛,一般比較劇烈。像是骨質疏鬆造成椎體壓迫性骨折則會令病人十分痛苦,只能

臥在床上不予移動才能稍減疼痛。有些因跌倒車禍造成的脊椎骨折,則可能更是嚴重甚至會造成脊髓或神經受傷而致下半身不髓。有些是癌症造成的骨折,疼痛更是難以忍受,通常須要藥物或是手術治療,比較輕微的個案也須要使用輔助的背架,以利行動及防止腰椎的變形。

有些骨頭會有脫位(先天的或是退化的)意即排列不正,脊椎呈不穩定狀態,也會造成酸痛的症狀。

此外,如果是因為骨頭退化,長骨刺壓迫到神經則會有神經痛(通常是坐骨神經痛)的現象,這時候連帶的

臀部、大腿、小腿或腳底也會疼痛或麻痺,有些甚至會有肌肉無力的症狀。有些則是因為骨刺過多,及脊髓外的軟組織變肥厚,使得整個神經管腔變窄,這就是脊椎狹窄症。

同樣的這也是會有酸痛的症狀,特別是在走了一段路之後,病人會因疼痛而須要休息一下才能再走,這就是所謂的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uadication)。

最後要提到的是椎間板突出症,這是因為椎間板破裂突出壓迫到其背後的脊椎神經根(nerve roots)產生特別的症狀而特稱之為坐骨神經痛

這裡要釐清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下背痛都是坐骨神經痛,許多病患已經把這個名詞誤用到以訛傳訛的地步,事實上真正的坐骨神經痛並不像一般人的認知那麼多。典型疼痛的症狀要有由下背一直放射到下肢的特點,有些會合併麻的現象,同時要有神經學上的障礙及X光、脊髓攝影、電腦斷層攝影或磁振造影(Myelogram、CT或MRI)影像的證據的支持,才可以診斷為坐骨神經痛。

治療的方式是以休息、藥物或復健為主,約百分之八十的人於三週內會有所改善,若沒起色則可以考慮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是否要接受手術治療。由於科技的進步,目前這種手術已經十分安全,恢復很快、復發的機率也很小,很少有併發症。

傷口小,手術的時間約一小時,住院約三至五天,因此經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其實不必再拖延。

如何預防下背痛呢?以下幾點常被提到:

搬運、推動、拉扯或舉起物體時要有正確的技巧(彎曲雙膝而不是腰,物體不要離身體太遠),如果物體太重則須請別人幫忙。

從事規律的運動,像是仰臥起坐、抬腿運動或柔軟體操等,以增加背肌的強度及柔軟性。

站姿與坐姿要正確,避免座椅太高或太低,最好須有靠背支撐(椅背或靠墊)。

站立太久或坐太久都是不好的,應該有適度的休息或活動一下背部及筋骨,避免彎腰駝背。

維持適當的體重,太胖對腰椎的負荷過重,容易傷到背肌。

至於睡姿則以平躺彎曲雙膝較佳(也可以在雙膝之下放置枕頭),側臥也是不錯的。

床舖的軟硬則因個人習慣而異,但是太軟造成脊椎彎曲姿勢不佳則是不妥。

當然適度、適時的改變姿勢(翻身)是必須的,以免同一姿勢躺久了造成局部組織循環不良,手麻腳痛甚至皮膚或神經壓傷(像酒醉時,睡的不省人事而造成手腳麻痺)。

總之,下背痛有時候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不留意一點疼痛一拖久了,有時會延誤治療,假使你的下背痛超過一週以上還是找醫師檢查才是上策。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施國正醫師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下背痛的預防及保健


在平均年齡逐漸升高的今天,身體組織老化所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而能活得久又活得快樂,平日的保養就成了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常遇到下背痠痛的例 子,也許是我們本身,也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這是一個典型預防勝於治療的例子,若是平時能正視這些問題,日後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痛苦,造成下背 疼痛的原因很多,以發生原因而言,經常負重,或長期彎腰的工作,最容易造成老年腰椎的退化性關節炎;曾經出過車禍,或不慎自高處跌下,則是年輕族群椎間盤突出的主因;至於上班族坐辦公桌或因運動間接造成的下背疼痛則是肌腱炎或肌肉疲乏居多,以病理的角度而言,肌腱炎或肌肉疲乏通常經過適當的休息即可恢復, 若忽視這個問題,由於新陳代謝產物乳酸的堆積,長期下來肌肉就會失去彈性,痠痛的次數和持續時間也會增加,這時就不是休息能解決的,而需藉助復健的治療才 能減輕症狀,但基本上這並不會影響到神經系統,而椎間盤突出輕微的時候也只有下背局部的疼痛,這時適當給予脊椎休息,或經由復健治療,常常會有不錯的改善,但若突出的軟骨太大,或沒有及早治療而任其發展,甚至反復造成同樣的傷害,就會造成病灶惡化,壓迫到神經而產生症狀,這時的痛苦,復健治療就不一定幫 得上忙,常常會需要手術摘除突出的軟骨,至於退化性關節炎,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剛開始是脊椎的關節間不穩定產生類似四肢關節磨損的疼痛症狀,接著因關節修 補的結果,產生了大小不一的骨贅,就是俗稱的骨刺,還有關節週圍的韌帶和脂肪層因長期關節炎而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原本專司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的彈性, 再配合骨刺的夾攻,脊髓神經就被壓迫得越來越厲害,這時病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麻木感,再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通常拖 到這個地步的病患都須手術移除壓迫神經的骨刺和韌帶等組織,並建立穩固的脊椎結構才能解決症狀。
至於要如何預防下背痛的產生?靜態方面:不良的姿勢會導致腰酸背痛,讓腰椎不受重力壓迫的姿勢就是正確的姿勢,平躺時腰椎最不受重力影響,側臥時,腰椎會因骨盆的位置而有所變化,如果在兩膝之間夾枕頭使骨盆正直就能間接保持腰椎的舒服狀態,若是平躺時,膝部下方墊枕頭使髖關節成彎曲的姿勢,腰椎即可貼近床 面,得到最佳的休息位置,如此便能減輕疼痛,坐的椅子需有靠背,臀部要坐得深,然後再讓背部舒適地靠在椅背,女性朋友不少人為了美姿兩腿交叉跨腿而坐,其 實,這種坐姿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舒解腰部肌肉緊張,開車的姿勢也很重要,尤其是長途的駕駛,在坐椅的調整以靠近踏板為原則,若是坐位離踏板太遠,上半身勢 必往前挪,腰椎自然很辛苦,站立時,儘量使頭部、頸部、胸椎及腰椎保持成直線,不要駝背,也不要過度腹部前挺,腹肌的收縮也有助於保持正當的姿勢,一隻腳 輕踏在矮凳上也能緩解腰部的不適。
動態的動作,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若必須搬運重物,施世亮醫師表示,切記要使重物靠近自己,且上半身保持正直,雙腿一前一後地蹲下,以大腿的力量舉起重物, 否則彎腰舉起重物很容易使腰部受傷,還有一個常為大家所忽視的細節,就是我們在把重物從左手邊搬到右手邊時,理想的動作應該是肩膀與骨盆平行並同步轉動, 也就是上半身與下半身如同圓木般轉動,對已經出問題的脊椎才有保護作用,目前時下健身蔚為風潮,健身時需有健身教練指導以避免造成運動傷害,像做早操時身體向前彎並左右旋轉,還有柔軟操腰部向前彎並下壓,對腰椎的椎間盤都會造成極大的壓迫。此外,訓練腹肌時有些人喜歡平躺然後雙腿同時上舉,還有以腹部支 撐,雙手雙腿同時伸直做打水狀,這也是十分傷害腰椎的動作,而在健身房常見,練上臂和練大腿肌肉的舉重器材,都有靠背可以保護脊椎,但是,除了背部靠上去 之外,還要注意的是務必將骨盆往後靠,使腰椎貼平於靠背上,分散力道,以免重量集中在腰椎,反而造成傷害。
平常要多注意正確的姿勢以及避免傷害腰椎的動作,若有下背疼痛的情形需及早請醫師評估,不要輕忽問題的嚴重性,如此便能減少下背痛的發生。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您好,我是您的物理治療師 。


【物理治療師-莊上毅】

您知道在歐美等先進國家物理治療師這份職業,連續超過三年榮登全美明星職業的前三名嗎?

如果您的認知還停留在:
物理治療師=推拿師=按摩師=中醫
物理治療=按摩+開電療
物理治療=復健科

那您該好好的閱讀這篇由物理治療師來介紹自己的文章:

您知道林書豪在球場上發光發熱的背後,有一位物理治療師默默的替他解決膝蓋護的問題
和提供教練訓練體能時的專業建議嗎?您知道在眾多的手術之後,是物理治療師幫您檢視現在
的恢復狀況,並積極的將您身體的功能朝著對的方向恢復至原本的功能嗎?您知道各種小孩的
問題,發展遲緩或者唐氏症或腦性麻痺的問題,站在第一線依照孩子的狀況協助他跟上社會的
腳步也是物理治療師嗎? 您知道在各種加護病房或者心臟手術後需要借由物理治療師來恢復心
肺臟的循環功能嗎?

其他還有許多族繁不及備載的分系,都是物理治療可以涉獵的領域 。

首先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在台灣的專業養成中,主要有四大科

第一是為人所熟知的骨科物理治療,其次是在醫院中較常看到的神經物理治療,診所或較
具規模的醫院也可以看到小兒物理治療,最後是台灣發展較為限制的心肺物理治療

先介紹物理治療師的專業養成在台灣 物理治療師必須接受為期四年(至少)的專業教育,
基礎醫學包含:(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學、骨科學概論、神經學概論、內外科概論臨床藥物學、放射學(影像學) 、醫療法規、醫病倫理等等)物理治療專業的基礎和相關佐系又包含:(生物力學、肌肉動力學、操作治療學、義肢裝具學、電熱療學等等)

物理治療的四大專科(在台;美國已經細分成更多專科)就是以這些為基礎,下去作所有的
評估和處置,經由大學一連串的的專業養成,以及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之後,還要通過國家高等考試物理治療師及格後(及格率約5~10%,每期報考約1500人,及格僅約百人) ,才能取得醫事人員執照,始得職業,並且在執業年限中,必須不斷的進修專業相關知識與學程,才能換領新的執照,繼續使用,而非像技術類證照,考上就使用終身

接下來以我自己的專長來介紹骨科物理治療師的觀點; 臨床上,大部分的基層診所都是以
骨科或者復健科名義掛稱,所以站在第一線處理肌肉骨骼問題的治療師佔目前台灣的大宗,骨科物理治療師到底跟推拿師有什麼不同??首先,按摩只是我們眾多技巧理的其中一項,物理治療師所使用的技巧和處置,全部都是由"實證醫學"的基礎中發展而來,即是指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會接受一連串謹慎的實驗,最後結果確定這項技術的效果的確是有益無害的,才會操作在病人身上,我們常常檢視病人的第一個觀點是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下去看,以物理治療的根本-物理學來做力學推演。
人體的組織,都有物理學上相似的特性,例如:肌肉與韌帶有類似橡膠的特性,諸如此類。
還有正常的人體在各種時間空間軸上,身體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個小肌肉該出現什麼動作,例如:
走路時,腳跟應該先著地,身體的重心是否在對的壓力線上移動,該出力的肌肉有沒有作動,當一個人出現了病徵時,也許肩膀疼痛,醫師可能會從病徵和部位下五十肩的診斷,而物理治療師要從病人的職業、生活環境、個人習慣、或創傷中尋找線索,去推演肩膀的生物力學,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來解決最初身體結構所產生的"失能"(即是該構造該器官原本負責的功能喪失了,例如:負責動作的肌肉受傷無力造成一連串動作控制失衡)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此治標不治本,絕對是浪費醫療資源的一大兇手。

而物理治療師在各大專科中,又有許多學者、醫師、治療師發展出來的理論學派之分,以骨
科為例:有主張應該強調軟組織的功能,有主張應該強調關節骨骼的排列位置,有主張應該強調生物力學壓力的釋放和轉移等等。

這些學派中也是各有利弊,但是也是都有其理論的基礎和各自一套完整的評估檢查和治療的
手法,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與中醫推拿相仿的姿勢與手法,但是其中的理論基礎和細節卻是大大的不同,像是中風病人經由物理治療師,坳手坳腳的動作,看似簡單,裡面牽扯到的理論學理更是民眾無法想像的,為什麼只是動到手而已,會影響全身的反應,諸如此類的深澳原理都包含在其中,只因為不能理解,又看似簡單,誤會了這些治療的手法和學派與中醫推拿相仿。


簡單的總結:

物理治療師有專業獨立作業的能力和知識,我們也會學習各專科的知識並且跨專業的合作和
交流(例如:我們也必須知道骨外科醫師,開刀會如何處置如何下刀、材料、部位有何影響和禁忌。)我們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評估方式,是依據醫學的科學證實,並且評估和治療的觀念都會隨著時間不斷的更新,來維持醫療行為的品質。

我們是接受過專業專科教育的醫療人員,我們不是沒有接受過醫學基礎,不懂解剖生理構造
僅僅受訓兩三個月的推拿"技術員" ,我們是【物理治療師】 。

在各個先進的國家,都尊重物理治療師的專業,並且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在台灣,物理治療師被侷限在診間,開關儀器,卻扼殺了物理治療師真正專業的部分;-一雙手和靈活的頭腦,這樣的窘境就彷彿像是叫一個外科醫師拋棄手術刀,在醫院為病人開關儀器一樣的意思,最後再重申:

【我們是物理治療師,我們有自己的專業自主性!】


資料來源:物理治療師-莊上毅 facebook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拉脖子復健應注意身體變化 避免症狀加劇


記者:邱雯琪 羅執中  台北報導

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常用的治療方式,不過,骨科醫師表示,對於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牽引可能導致神經壓迫更嚴重。提醒病患,如果在頸椎牽引後,出現手腳麻痛症狀,一定要停止治療盡速檢查,避免症狀加劇。

一般人如果有手麻及脖子痠痛症狀,可能會被認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而進行頸椎牽引的復健治療;一名30多歲的女性病患,為了治療手麻現象而復健,卻讓症狀加劇,在緊急開刀治療後,才改善手腳麻痛現象。

由於病患是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脊髓,因此在頸椎牽引時,反而導致神經壓迫更嚴重。醫師提醒病患,進行頸椎牽引前,務必先照X光確認病況,而牽引後如果有下肢無力、手腳麻痛症狀,應進行磁振造影檢查,確認是否需手術治療。

(來源連結有影片)
資料來源:人間衛視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家庭主婦與網球肘


作者︰
梁濟康脊醫

不少全職家庭主婦,當患上手肘外側痛,去尋求治療,遇上醫療人員對她們說,是患上了「網球肘」( Tennis Elbow )時,她們都會滿帶懷疑地訴說,她們從來不打網球,怎會患上「網球肘」呢?

根據統計,有一半參與打網球運動的人,都曾經有手肘外側痛的經驗。這一種典型的手肘外側痛,被稱為「網球肘」。

「網球肘」的痛楚出現於肱骨外上髁( Lateral Epicondyle )及短橈骨肌上( Radialis brevis ) 。外上髁附近,常有壓痛感【如圖】,而且當從事前臂用力的動作時,會感到手臂酸重,使不上力,甚至連用手提一杯水也不能!在休息時候,手臂肌肉也有緊緊硬硬的不適感覺。病程發展下去,手肘外側肌腱會出現變異和疼痛,尤其是用力緊握或扭動東西時,痛楚會加劇。痛楚可以維持六個月到數年不等。



其實除了網球員外,使用鐵鎚或螺絲批的工人,裝修從業員,在廚房工作的廚子及家庭主婦等等,都很容易患上「網球肘」。有趣的是,因為從事非網球活動的人,患上「網球肘」的數目,實際上遠遠超過因打網球而患上「網球肘」的數目!

「網球肘」的成因,在網球運動上,主要是因為打網球的技巧和姿勢錯誤。在返手擊球時,以前臂的弱小肌力取代較有力的膊頭肌肉力量,引致肌腱拉傷;在其他的情況上,累積性勞損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除此以外,頸脊骨和胸背脊骨錯位,鎖骨錯位,手或手腕關節錯位,胸廓出口綜合症,手管道綜合症等,亦都可以引起「網球肘」的徵狀。

家庭主婦在廚房中及家居內整天不停工作,其實每天都不知不覺地面對很多引致「網球肘」的高危動作,例如扭動地拖、衣物、毛巾【如圖】;反覆搓洗衣物;使用重重的菜刀斬剁食物;烹調時用力地或快速地攪動食品;手提過重的菜籃或水筒【如圖】等,造成肘、腕關節的肌肉負荷太大,致使肌肉疲勞和出現累積性勞損,最終出現「網球肘」的現象。





很多醫療人員經常把「網球肘」當作肌腱炎( Tendinitis )來處理。但是「網球肘」在病理上,並沒有典型的肌腱炎特徵,例如沒有肌腱、韌帶及血管破裂;患處找不到多形核白血球( Polymorphonuclear Cells )和淋巴球( Lymphocyte   )等的增加。難怪如果醫療人員只把「網球肘」當作肌腱炎來處理,效果一般都不什理想。相反,「網球肘」是一種非炎症的肌腱退化病症。患處一般都有水腫,痛楚,纖維與骨膠質排列紊亂。醫學權威雜誌(The Lancet) 在2002年一篇文章中指出,使用物理療法來處理「網球肘」,在長遠的角度來看是最有效,比使用注射類固醇,痊癒高率出20%以上。

對於「網球肘」,一套良好的治療方法,應包括脊骨治療,肩、膀、頸、胸的肌肉治療,手及手腕的關節調整和適當的物理療法。患者亦須讓患處有充足的休息;改良工作姿勢與習慣;適當地使用護或護腕。最後還要有一套針對性的運動來佩合,以改善上肢軟組織的彈性和強度等等。方能有效地改善「網球肘」這疾患。



資料來源:梁濟康脊醫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板機指


施國正醫師

板機指真正的學術名稱是手指屈肌腱的狹窄性肌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 of the flexor tendons, locked finger),因為患此症的手指常常會卡在屈曲的位置無法自行伸直,當用手去扳動的時候它會像扣板機的情況突然彈起故而得名。



正常的手部功能需要靠平滑與幾乎沒有磨擦力的肌腱的滑動。肌腱滑膜的發 炎,特別是在肌腱改變方向之處便會造成肌腱鞘的狹窄而影響到肌腱的功能。患此症的病人會出現疼痛及關節活動受限的情況。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可能侵犯到屈曲或伸直之肌腱,可以單獨或合併發生,板機指是其中較常見的一種。

其發生的原因包括急性受傷、因從事工作或運動反覆輕微之創傷、腫瘤、感染發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代謝性的障礙。板機指也可以是特發性的,也就是原因不明的,通常發生在中年的婦女,也常常合併媽媽手或是腕隧道症一起出現

板機指通常是由於屈曲腱鞘的第一個環狀帶狹窄所造成的。它會造成手指疼痛及近位指節間關節之伸直困難。若發生在拇指則造成拇指指節關節伸直困難,如果強力將指頭拉直或屈曲則會產生劇痛。以手觸摸可以發現在掌面掌指關節之近端處會有壓痛點,有些病患會發現在屈曲肌腱之第一及第二環狀帶之內有反應性腫脹或腱鞘囊腫,有時很硬像是指骨突起。由於肌腱之正常滑動之功能受阻故會有卡住的情形,有的病人必須用另一手才能將卡住的肌腱拉直,拉直到一定程度便會突然放鬆,其情形類似手槍之板機故名板機指。根據調查大約三分之二的病人會合併其他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有時也會同時有兩、三指發生,百分之二十五會兩隻手同時發生。

    理學檢查顯示在遠位手掌橫紋處會有觸痛,也就是剛好在掌指關節處。有時候這個地方會摸到結節硬塊,這種結節會移動而且當病患彎曲或伸展其患指則會有卡住的情形。做這種動作的時候會十分疼痛,有些人則無法將其手指完全伸直。

    做此種診斷只須要靠臨床的檢查與經驗,並不須要做X光的檢查或其他的檢驗。須要鑑別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腱鞘囊腫、手部攣縮症。疾病到最嚴重時可能造成近位指節間關節的屈曲攣縮,或是永久性的伸直僵直。

治療起初是以短期的藥物使用為主,可以使用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口服,或是注射少量的類固醇於肌腱鞘內。如果症狀持續則三、四週之後還可以打第二劑的類固醇。如果病人同時也有類風溼的疾病,則類固醇只能打一次,因為多打會造肌腱的斷裂。長期服用藥物也可能造成胃潰瘍或其他的副作用。反復的打針除了肌腱有斷裂的可能性之外,也可能因為使用類固醇而血糖的升高,另外打針也可能傷及指神經或是併發細菌感染。

一般而言打針超過兩次還未痊癒,則最好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很簡單、安全而且有效,而且不須住院,安排門診手術即可。手術的時間約在二十分鐘左右,在局部麻醉之下便可以進行。手術後傷口的疼痛輕微,約須讓手指休息幾天便可以恢復功能。

另外有一種小朋友的板機指,是先天就有的。先天性板機指則是嬰兒最常見的屈指肌腱攣縮症的一種。發生在拇指的板機指,通常兩隻手都會同時發生,有時會遺傳。且通常比其它指之板機指還常見,兩手的拇指關節呈屈曲狀,如果父母要將他的手指扳開則會感到有阻力,有時扳開之後會再彎回來。通常這種情形並不須要立即手術,一歲之後再接受手術並不會造成功能障礙或後遺症。一歲之前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先天性板機指會自然好起來,若太早手術便有可能多此一舉。在者太小的兒童接受手術,因為其神經、血管等構造細小不易辨認,傷到組織的機會較高,因此奉勸病童的家長不必操之過急,等孩子大一點(約一歲以上)再治療也不遲。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竹東分院



附: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媽媽手、板機指之簡單說明圖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椎間盤突出 (短介紹)


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背酸痛的辦別

所謂坐骨神經痛,即坐骨神經病變所引起其分佈範圍的疼痛。坐骨神經來自腰椎,經臀部、大腿後側部,下達後小腿及足部。因此坐骨神經受壓迫時,就造成臀部及下肢後側部的疼痛,這就是所謂的「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主要是下肢痛,此有別於一般的腰酸背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症狀與診斷

坐骨神經痛最大的原因為腰椎間盤(腰椎體及椎體之間的軟骨)突出,往後壓迫到坐骨神經根所致,通常好發於第四與第五腰椎間及第五腰椎與薦椎間。腰椎間盤突出症造成坐骨神經痛,可以說是人類演化成直立動物所付出之代價。由於直立的關係,某些過度的彎腰動作或持久性不良姿勢及外傷,如彎腰提重物及坐車坐太久等,就可能引起椎間盤向後凸出而造成坐骨神經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剛開始時可能只有腰痛,病人覺得閃到腰的感覺,不久疼痛就轉移到一側的下肢。這種下肢痛相當劇烈,站立走動都會加重疼痛感。病人站立時為了減輕疼痛,腰幹常成側彎或駝背狀。病人仰臥時將其患側下肢抬高,就會引起劇烈疼痛。病情拖久惡化時,除了疼痛還會加上灼熱麻感,足部之肌肉運動功能也可能發生障礙;最嚴重之椎盤突出症,可能還會引起雙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功能失常。

腰椎間盤突出症,普通X光片看不出來;電腦斷層攝影可診斷出一部份,目前最確切可靠的診斷還是要靠核磁共振造影術 (MRI)。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剛開始時可能只有腰痛,病人覺得閃到腰的感覺,不久疼痛就轉移到一側的下肢。這種下肢痛相當劇烈,站立走動都會加重疼痛感。病人站立時為了減輕疼痛,腰幹常成側彎或駝背狀。病人仰臥時將其患側下肢抬高,就會引起劇烈疼痛。病情拖久惡化時,除了疼痛還會加上灼熱麻感,足部之肌肉運動功能也可能發生障礙;最嚴重之椎盤突出症,可能還會引起雙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功能失常。

外科手術治療主要針對下列情況:


  1. 內科治療無效的病人 (約位百分之十至二十)。
  2. 好好壞壞反覆發作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斷根的坐骨神經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發生於年青人,如持續不斷為坐骨神經痛所苦,根本不用談甚麼開創事業、保家衛國了。因此青年人罹患反覆發作的坐骨神經痛,絕對需要早日手術,以求一勞永逸。
  3. 腰椎間盤突出造成足部肌肉運動無力及其他嚴重神經問題,如雙下肢癱瘓及大小便障礙,絕對需要馬上手術,否則後果堪慮。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治療與成效

脊椎,台灣話叫「龍骨」,因此提到「龍骨開刀」,一般較保守老觀念的人總是心存疑慮甚或退避三舍;心想「龍」之骨怎麼可以動呢?尤其前幾年「月亮歌后」李佩菁的病例報導更讓人誤認「龍骨」手術後會造成下肢癱瘓。其實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他人會發生的事情,不會就發生在你身上。而且李小姐事實上罹患的是脊椎腫瘤,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目前在成大醫院,我們對腰間椎盤手術,幾乎完全採用顯微或內視鏡手術;將組織構造放大十倍以上進行手術,凸出之椎間盤可清除得乾乾淨淨而毫髮不傷及被壓迫的神經根,因此手術可以說相當安全穩當。說句不客氣的話,以我們的手術方法,要「刻意」造成病人患側下肢運動障礙都不大可能,更甭提造成「下肢癱瘓」了。

從七十九年八月到現在,我們已進行將近五百例的腰椎間盤凸出顯微手術。由於傷口小 (不到四公分長度),可大大減輕術後疼痛,因此大部份病人隔天就可起床走路,三、四天後就可出院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出院時其坐骨神經痛已完全消失,結果相當令人滿意。因此我們建議需手術治療的坐骨神經痛病人,勿須有莫名的疑懼,早日接受正規合格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以求早日脫離苦海,終究長痛 (沒完沒了的坐骨神經痛) 不如短痛 (一兩天輕微的術後痛) 。


資料來源:成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神經外科主任、成大醫學院教授 陳幸鴻醫師

椎間盤突出 (長介紹)



引言

椎間盤 --- 是連接兩椎體之間的盤狀纖維軟骨結構,發生突出的部位常見於椎間盤的後側方或後方,後側方的突出將直接壓擠到構成坐骨神經的神經根,此情況主要發生在 30-40 歲的年齡層。

此篇文章將幫助你了解

•  此問題如何發生

•  醫師如何診斷

•  有那些治療方式

解剖構造
到底是脊椎的那一部分受到影嚮 ?

人體脊柱為 24 塊椎骨相疊所構成, 支撐身體的重量而得以站立 。 靠近下背部的部分稱之為腰椎 , 腰椎由 5 個椎骨所構成 , 並在下背形成一向內凹之曲線, 最下方之第 5 腰椎連接著更下面之薦椎 , 而此三角形之薦椎又與骨盆骨構成環狀骨盆 , 少數人有第六腰椎 ,但通常不會造成特殊的問題 。

椎間盤 --- 是連接兩椎骨之間的結締組織結構,是由數十層環狀及放射狀的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交織而成的纖維環,可抵擋及緩衝脊柱的受力及衝擊。

椎間盤的主要組成分二部分,在中央的髓核是白色半流質的膠狀物質,可以緩衝脊柱的衝擊,而在髓核周圍的纖維環則包住髓核並連接上下的椎骨。

健康的 椎間盤就像是一個墊子可吸收衝擊,保護脊椎抵抗日常生活的重力,也在劇烈活動時,如跑跳拿重物時保護著脊椎。

病因
為什麼我會有椎間盤突出症  ?

椎間盤突出就是纖維層內的髓核突出或甚至穿過纖維環而跑到外面。

雖然在正常情況下 纖維環可抵擋髓核因為吸震而產生向外的壓力,但椎間盤的纖維環隨著年紀而磨損及外力的撞擊等逐漸出現裂隙並退化,髓核彈性及緩衝的能力也遞減,髓核就可能經由纖維環的裂隙而向外突出即形成椎間盤突出,或甚而穿過纖維層而跑到外面。

脊柱因不斷的重複受力,尤其是彎腰拿東西、長時間彎腰扭腰工作等這些不正常的壓力皆會作用在椎間盤上,進而造成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也可能經由突發性的受傷造成,如因瞬間扭腰、彎腰搬運重物、突發的受力過重,例如從梯子上跌落或是跌坐而直接受力於脊椎上等等。

椎間盤突出造成疼痛有幾個來源,其一是機械性疼痛,可發生在日常活動上,其理論是當環狀纖維層破損後,其內的髓核組織從破洞處溢流至受損的纖維層中,原先無血液供應的髓核此時可能形成局部的發炎反應而產生下背痛。
若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的壓迫就會變成神經性疼痛。

症狀
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表現是如何 ?

椎間盤突出有許多皆源因於脊椎的退化,最後逐漸產生症狀,患者首先出現的症狀是下背痛,背痛可持續數年,通常這時的背痛被認為是源自於纖維環之小裂隙,若纖維環之裂隙變大,疼痛感可能延伸至臀部或下肢。

若髓核組織從破洞處的纖維層完全穿過而跑到外面來,此時可能壓迫到神經根而產生之立即症狀,造成臀部痠痛,並放射到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甚至於腳背等處,這就是常耳聞之 ” 坐骨神經痛 ” ,此時腰痛的現象常反而會減經,其可能是因髓核組織已完全從纖維層穿過而減輕了壓力。

椎間盤突出後導致局部的發炎反應而產生下背痛,也可能延伸至單側或雙側臀部或髖部。若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的壓迫就會變成神經性疼痛 ( 坐骨神經痛 ) ,症狀表現的位置常位於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甚至於腳背腳趾等處。

神經根的壓迫還會形成針刺痛感及麻木感,感覺障礙、反射減弱、肌肉無力。少數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時可造成脊髓腔內狹窄及神經壓迫影響到支配腸子及膀胱之神經,將可能出現“馬尾症候群 ”--- 此時會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肛門周圍麻木,下肢無力等症狀,這是一個緊急情況,醫生會建議立即手術減壓,因若不緊急手術將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再多的治療也回天乏術了。

診斷
醫師如何診斷 ?

醫師可由詳細的詢問病史,及一般的檢查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醫師通常會問及有什麼症狀 : 痛、麻木、無力、位置分佈、那些動作會導致症狀的改善或惡化、藉而大致了解那一節的椎間盤或神經根出問題。

醫師會接著作理學 檢查 : 感覺障礙分佈位置、下肢反射、肌力強度等。

一般的 X 光檢查無法看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只能看見椎體與椎體之間的間距減小決定出可能那一節出問題,這是因為椎間盤會退化,使椎體與椎體之間的間距變小。

所以必須利用更精密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CT) ,顯現椎間盤突出有無壓迫影響到神經,另外醫師可能加作脊髓腔造影,需在蜘蛛膜下腔注射入顯影劑,如此可以加強脊索及神經根之影像,增加診斷之正確性。

現在醫師也可能是安排磁振造影檢查 (MRI) ,可將脊椎、脊髓、神經根、軟骨等 結構顯露無遺,找出那個部位有椎間盤突出 . 此項檢查就不需要打顯影劑。

有 時 醫師會安排椎間盤攝影 ( discography) , 在一節或多節 椎間盤中打顯影劑後去照X光以了解椎間盤之健康情況,作為手術之參考。

另外醫師也可能會安排肌電圖檢查 ( electromyography test) 來定位受影晌的神經根 , 這是利用受壓迫的神經之信號傳導速度會變慢之理論, 另一種檢查是 體感覺誘發電位檢查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test) ,用以評估週邊神經的近端乃至中樞神經的整個感覺傳導徑路,總之醫師常會在手術前安排這些檢查。

治療
目前有那些治療方式 ?

非手術方式治療

首先醫師會要求病患休息,短期臥床休息 1-2 天可減輕局部壓力及疼痛,一般最多2天,但有些醫師不認同完全臥床休息,反而要求病患以疼痛來評估當時之合理活動程度。

這類病患常建議他們使用背架 , 如此可減輕出問題椎間盤之壓力 ,然後逐漸減少穿背架之時間 , 不然會造成軀幹肌肉之依賴性而開始萎縮 。

醫師會使用一些消炎止痛藥物來治療 , 嚴重疼痛者則可能使用管制類止痛藥, 如嗎啡 , 但此類藥品只能短期使用 , 以免成隱 。 肌肉鬆弛劑則可減輕背部肌肉之痙攣 。 疼痛若延伸至下肢小腿的有時會用口服類固醇減輕疼痛 , 但要逐漸減少劑量。

另外輔以復健治療師之治療 , 著重在 減緩疼痛,改善背部運動,需養成正確的姿勢,以避免復發。

對於沒改善的患者可採用硬脊膜外類固醇注射 (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 ESI) , 直接將 類固醇注射在神經根周圍,有些醫師只單獨便用類固醇,有些醫師則再加上一些長效型麻藥,硬脊膜外類固醇注射只用在其它保守治療方式皆無效的時候,它也不是每次都有效,就算有效,維持時間也不是很長。

大多數病患不經由手術冶治療而獲得改善 , 也因此 一般先建議接受積極的復健治療六週,六週後仍有下肢疼痛或腳麻現象,或是症狀持續惡化,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治療

假如症狀輕微 或是症狀並無持續惡化,就不建議手術治療。相反地,若持續有神經根壓迫症狀則需要手術治療,甚至需立即手術治療,例如當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疼痛無法緩解,下肢無力等症狀時。

治療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方式包括 :

•  椎弓開窗術及 椎間盤切除術 ( laminotomy and discectomy)

•  微創 椎間盤切除術 ( microdiscectomy)

•  後方椎體 融合術 ( posterior lumbar fusion)


椎弓開窗術及椎間盤切除術

椎弓就像天花板 , 在後方蓋住保護著脊髓 , 手術時是在椎弓上開一個指甲大小的孔洞, 好讓手術醫師能輕易地作 椎間盤切除術,此手術方式主要用在單獨只有突出之椎間盤壓迫神經根導致單側坐骨神經痛之患者。


微創 椎間盤切除術

微創 椎間盤切除術現在逐漸變成標準手術方式,其手術方式與適應症跟前一個所提手術方式差不多,只是另外藉由顯微工具將手術傷口變小,這種手術方式具有讓病患恢復較快,身體負擔較少,疤痕較小等優點。


後方椎體融合術

. 椎間盤突出症若導致機械性疼痛,醫師會考慮將臨近該椎間盤之上下二節椎體作融合固定術,使其融合成一體無法有相對移動,來緩解機械性疼痛,作此手術時醫師會在出問題之相臨椎體後方補上移植骨,通常會再加上骨釘及鋼板以強化固定,使移植骨能長得較好和較快。

復健
恢復後還要注意什麼或作什麼 ?

無手術患者之 復健

若病患不 需要手術治療,醫師通常會將患者轉介給復健醫師或治療師,療程一般是每周數次持續 4-6 周,較嚴重者治療時間可能延長。

首要治療目標以減緩症狀為主,治療師會幫患者找出那些姿勢和動作可減輕疼痛,利用物理方式如熱 療 、冰 療 、按摩、超音波、電刺激、 腰部牽引 等治療, 以期能儘早回到原來的日常作習能力。

接著治療師會教導患者 日常生活評估,正確姿勢的指導與訓練、瞭解如何保護脊椎等課程。

最後 利用有治療目的的活動 , 訓練背肌及腹肌的力量,強化脊椎的穩定, 輔以合適的運動,增加脊椎的柔軟度 ,以期病患能不再被病痛所苦 . 而有氧運動 , 比如健行或游泳 , 也被用來減緩症狀及增加 耐受力 。

這些治療之初衷都是希望病患能自我照顧及預防覆發 , 希望患者能持續在家藉由設計好的治療運動 , 改善背肌及腹肌的力量、脊椎的穩定度、柔軟度 。

手術後之復健治療

手術後之 復健 治療則較為複雜 , 通常在術後住院這幾天可安排復健醫師及治療師訪視,教導病患如何在不增加額外之壓力於脊椎上,怎樣移動及作日常活動 . 術 後 醫師會建議 使用外在的東西來限制腰椎的動作如束腹帶、背架,同時須告知病患 短期內不得作過度之活動 。

很多病患在出院後仍需物理治療 , 視病患情況約 1-3 個月 , 利用物理方式如熱 療 、冰 療 、按摩、超音波、電刺激等治療,減輕背部肌肉之痙攣、疼痛 。

接著治療師會教導患者 正確姿勢、如何保護脊椎等 . 並輔以合適的運動以訓練肌力,改善脊椎的穩定度和柔軟度 。

最後仍是希望病患能自我照顧及預防覆發 , 能在家持續 合適的治療運動 。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