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關於五十肩的迷思

本文轉載自李文吉醫師的部落格


每一天,在與病人的互動,或回覆部落格讀者的問題中,仍能感受一般人,對五十肩還有許多迷思。茲 借部落格的一角,就一些最常被問到、且的確有必要再釋疑的問題,作如下的說明,希望有助於減少一些人心裡仍有的疑慮。



Q1. 我是五十肩嗎?五十肩 不是要等到五十歲 或更晚才會有的嗎?
A1. 假如你有肩膀痠、痛、想抬舉時頓感無力,而症狀時好時壞、晚上比白天更厲害,漸漸發現 手臂抬不高、無法反背勾胸罩、或某些動作會「卡」到…;那你極可能已經是五十肩了,你應該好好找專門的醫師作評估。
因為使用鍵盤 (打電腦、…等)手臂的姿勢不對 或長時間工作過度使用,年輕、三十幾 就得五十肩的病人,已愈來愈多了。

Q2. 五十肩是關節的退化嗎? 怎麼會得五十肩?
A2. 五十肩不是關節的退化。五十肩是肩關節外環的一層旋轉肌袖(環繞關節3/4、像袖口狀的重要肌腱)有了問題,因此 正式的病名叫 肩旋轉肌袖病變。
會得到五十肩,事實上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 主要包括:a). 肩峰(尤其是肩峰下)結構本身 有瑕疵。 b). 一輩子使用肩膀,造成肌袖的發炎、磨損、受傷、退化…。 c). 不同的體質(正確的說:個人自體免疫的差異)。 d). 其它。

Q3. 五十肩不是自然會好起來嗎? 做做復健不就得了?
A3. 有一些 擬似五十肩的肩旋轉肌袖肌腱炎,休息、冰/熱敷、吃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會好起來,但不是人人都如此幸運只是肌腱炎;久痛不癒 或漸漸有活動受限的情況,則你大概不能太樂觀認為「自然會好起來」。
假如是旋轉肌袖肌腱炎,做不做復健都沒差,都會好起來。但萬一不是,復健 極有可能會造成二度傷害、N度傷害,不宜輕易嘗試。

Q4. 凍肩 跟 五十肩 一樣不一樣?
A4. 曾有一段時間認為凍肩是另外一種病,但現在認為凍肩也只是五十肩的另一種表現,是因為自體免疫作用的方式比較不同而已;治療的原理還是一樣的。

Q5. 那 五十肩 該怎樣治療?
A5. 幾乎所有的五十肩都由於先有了肩峰結構的瑕疵 (通常是肩峰下的空間不夠),在某一次導火線引爆後,後續產生了一連串的反應而造成;治本 勢必要進行肩峰的改造(即 肩峰成形術 )。肩峰的改造,不可能吃吃藥或作復健就能完成,而旋轉肌袖的修補 也是五十肩治療上很重要的步驟之一,這些 都只能以手術來達成。

Q6. 我怕開刀,不開刀可以嗎?
A6. 講到開刀,大家都怕,這是人之常情。再說 五十肩,一不威脅生命、二又不是急診,你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考慮或再與醫師討論;但一味反對開刀,等於放棄治療,最可能的結果是 廢用了一個臂膀,殊不值得。

Q7. 手術不是採取關節鏡手術比較好嗎?
A7. 關節鏡手術標榜的是傷口小,但缺點也因傷口小,很難把手術做到完美,又因關節鏡手術 較花時間,讓病人吸很多麻醉藥,值不值得這樣作,醫界已經在檢討。用mini-open的方式手術,傷口一樣很小,肩峰卻可以改造得更周全,旋轉肌袖也能修補得更穩固,所以,目前我大都採用mini-open的方式手術,時間短,不讓病人麻醉太久。

Q8. 手術要住院多久?會很痛嗎?
A8. 手術通常住院3 ~ 4天。會同時進行很先進的術後自動輸液疼痛控制(IPPC),不僅不痛,且開刀第二天,即可開始做 術後運動治療,幫忙肩關節動作的早早恢復。

Q9. 手術健保有給付嗎?
A9. 住院(規定日數內)、手術技術費,健保有給付;一些特材 (視情況須要而異,非一定用到) 及疼痛控制,則健保不給付。

Q10. 我可以知道得多一點嗎?
A10. 可以。
請往訪 http://blog.udn.com/wglee/article?f_ART_CATE=211246
http://docwglee.blogspot.com/ 五十肩各節相關文章。

五十肩的治療與復健


因為外傷或勞損傷而導致肩關節疼痛,使肩關節不能主動或被動做外展、向前、向後彎屈或外旋等活動,且此肩部疼痛好發於45─60歲,故稱『五十肩』或稱為肩關節周圍炎。
 
一般而言,罹患五十肩的女性患者多於男性,雖然左右兩肩都有機會發生,但以左肩比率較高,而兩邊同時發生的機會很少。
 
 
初發時常感肩膀酸楚難忍,局部怕冷,夜痛加重,甚至睡時痛醒,故又稱「冰凍肩」。且疼痛感會向頸部及上肢擴散,此時上肢活動受限,穿衣、搔背都有困難,也不能自己梳頭髮,當上肢不動或向下時疼痛減輕或消失,故又稱「凍結肩」。
 
如何知道自己有五十肩?如果,手臂上舉可碰到耳朵,而手背到背後可碰到對側肩胛骨,就不用擔心有五十肩。
 
由於不動較不會引起疼痛,所以很多五十肩患者盡量不動,結果使得活動受限愈來愈厲害,惡性循環。許多病患會因而變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獨臂俠。



常見的病因
 
1.性別:
女多於男,長期操勞家的主婦和停經婦女最常見。
 
2.退行性病變及免疫、代謝性疾病:
好見於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血管硬化、頸椎病等之病患。
 
3.外傷史:
患側肩膀大都有外傷史。
 
4.職業:
非體力勞動者、伏案工作者較常見。
 
5.患側:
無特殊原因者常發在左側,而有外傷史者通常好發在右側(慣用手)。並且多為單一患側,兩側同時發作者,僅6-17%。
 
能引起肩關節周圍炎的病因,則包括肌腱炎所引起的急慢性外關節炎,肩關節脫臼,骨折,長期固定,韌帶受損,肌肉斷裂,肩關節退化,甚至於心肌梗塞或頸脊神經根炎……等,由此顯示了本病的複雜性。



五十肩的臨床症狀可約略分為三個時期:
 
1.疼痛期:
約可持續6個月,此時病人感到肩部各方向動作均會引起疼痛,痛點通常難以準確定位,而且常會有放射性疼痛至上臂或手肘。
 
2.僵硬期:
約6至12個月,此時關節不見得會痛,但非常僵硬不靈活,動作明顯受到限制,此後疼痛與僵硬可能又同時存在。
 
3.恢復期:
此後6個月,會慢慢恢復,但很難完全復原。基本上,症狀是一種惡性循環,越痛越不動,越不動越痛。



五十肩的治療
         
西醫的治療,在急性期,關節活動限制還不明顯,口服消炎藥及熱療對減輕疼痛都有幫助,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也可減輕疼痛。但若活動已受限制,則要加上運動治療才會有效。運動的目的在於止痛,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加肌肉力量、耐力與協調等。
         
中醫認為五十肩是由於過度勞累,或因年老體衰,肝腎氣血虛損以致筋失濡養,加上風寒濕邪氣乘虛侵襲肩部經脈所致,稱之為「漏肩風」。由於寒主收引,風寒侵襲經脈,遂致氣血阻滯、筋脈凝滯而成肩痛,故又名「肩凝症」,多屬「痺症」的範圍。
         
治療上以調理氣血、祛風散寒、化濕通絡為主。方藥的使用宜補氣血、益肝腎、溫經絡、祛風濕,可內服三痺湯加減來治療。
         
在治療方面,重點放在減除疼痛與功能的重建(恢復其關節活動度),包括使用消炎止痛藥、關節內注射、物理治療、鬆動術及肩關節伸展運動,分述如下:

 
1.藥物治療:治標不治本 ----不建議使用
消炎止痛藥、肌肉弛劑,對於較神經質的過度保護(痛就不敢動,越不動,關節活動受限越厲害)的病人可給予抗焦慮藥並鼓勵患者多活動肩膀。     
 
2.關節內注射:治標不治本----不建議使用
類固醇加局部麻醉劑,注入的量(體積)要夠(可再加食鹽水),以便將關節囊撐開。關節內注射須由骨科、復健科或其它相關科之專科醫師執行之。    
 
3.物理治療:
包括冰敷(炎症反應明顯,疼痛為主時)、熱敷、超音波、干擾波,經波電刺激,磁場治療,對於物理治療不得過度依賴,它純粹只是緩解疼痛,病人本身須努力加強肩膀的活動與伸展運動。
 
4.鬆動術:
在關節內注射或熱敷後由有經驗的醫師或治療師執行之,可獲得良好的效果,切忌硬扳硬拉,而造成二度傷害。




運動復健
 
五十肩患者的運動復健,有利於肩部機能的恢復。形形色色的運動很多,主要是增加肩關節與肩胛骨的活動度,重點在於運動的強度與頻率,一開始不妨輕一點,多做一點, 有空就做,然後慢慢增加其強度。最好每天4~6次,每次10~15分,為減少運動時之疼痛,可事先以電熱或熱水袋作熱敷20分鐘。
 
1.肩胛骨活動
肩膀向前配合上臂內施,儘量將肩胛骨往兩旁拉開,肩膀上提靠近耳朵,肩膀往後繞配合上臂外旋(擴胸、兩肩胛儘量內來),肩膀放鬆還原,此算一次,做30次。要領是肌肉儘量放鬆,幅度儘量放大,儘量慢一點,可配合呼吸,肩膀向前向上向後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2.鐘擺運動
弓箭步(前腳彎,曲後腳略彎),彎腰,令患側上肢自然下垂,然後做前後、左右、順逆時鐘的甩動,動作由小漸,大若疼痛厲害,可只做前後甩動,要領是肌肉要放輕鬆,亦可手持重物(罐頭或保特瓶),可提高效果。

 
3.手指爬牆運動
正面(或側面)向牆,以手指爬牆,並將身體貼近牆壁,可在牆上做記號,看看是否一天比一天進步。

 
4.端盤運動
適用於疼痛已減緩而關節活動仍受限者,及平常保健之用,手掌向上如端盤狀,手掌由前往後腋下繞一圈,然後由後往前在頭頂上繞一圈,運動過程中,手掌一直保持向上,要領是肌肉儘量放鬆,上臂內旋、外旋,儘量轉到極限。
 
5.拉棒運動
雙手各執木棒(或雨傘)之一端,木棒直立,在背後,兩手一上下,以健側拉牽患側,朝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伸展,要領是要以持續穩定的力量牽引,切忌突然猛力硬拉。
 
6.背後抬手運動
雙手放在背後腰背處,患手在上好手在下,儘量把手往上托高。



敬告:此篇若有觸及醫病關係,純係提供參考,有病時務請由醫師診治。

資料來源:http://www.cyt.tw/CureNews/50ShouldersAgainChien.htm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坐骨神經痛 小心是梨狀肌症



圖片來源:健康醫療論壇

文/張文典

小廷是熱愛跑步的大學生,有一天覺得臀部劇烈疼痛,且感覺小腿後側有刺麻感,原以為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經過幾個月的腰部牽引都無效,最後才發現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臀部深層的肌肉,由於坐骨神經會由梨狀肌旁通過到下肢,如果梨狀肌過度使用或拉扯受傷,就會引起腫脹壓迫到坐骨神經。通常症狀類似椎間盤突出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會產生臀部與小腿的麻痛,有時也會產生走路異常與長短腿情況。


圖1

醫師通常藉由肌電圖或理學檢查,例如單腳抬腿測試或者梨狀肌測試等,才能區別梨狀肌症候群與腰椎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會在臀部發現條索狀的肌肉,或者深層的壓痛點(如圖1)。醫師會給予止痛或肌肉放鬆藥物治療,另可藉由熱敷與按摩壓痛點,能增加梨狀肌的循環與彈性。


居家運動治療的方法,則可使用伸展運動(如圖2、圖3)與肌力訓練(如圖4),增加肌肉柔軟度,並提升活動時外旋肌肉的力量,可以預防運動時梨狀肌的再度傷害。
圖2
伸展坐骨神經運動:使用毛巾放於小腿末端,膝蓋伸直下,伸展大腿與小腿後側肌肉,感覺緊繃或有刺麻感,停留20秒,重複10次

圖3
伸展梨狀肌運動:像翹二郎腿,將麻痛腳放於好腳大腿上,雙手扶住好腳膝蓋,往身體方向彎曲,臀部肌肉感覺緊繃,停留20秒,重複10次

圖4
梨狀肌的肌力訓練:坐在椅子上,使用彈力帶綁住小腿末端,另一端綁住椅子腳,像踢毽子一樣用力,重複10次



(作者為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休閒運動保健系助理教授)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翹腳大NG!梨狀肌症候群拉警報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趕快檢視一下,妳現在正在辦公桌前翹起二郎腿嗎?還是雙腳盤坐在椅子上?或是用單腳壓坐在椅子上,以上三大NG動作,請趕快戒掉了!骨科醫師提醒,有以上不良姿勢的人,不僅容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下肢腫脹,甚至可能產生坐骨的滑液囊炎、梨狀肌症候群,甚至壓迫到坐骨神經,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骨科醫師毛贊智表示,女性上班族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很長,有時因為固定一個姿勢感覺不舒服,於是習慣翹腳來變換姿勢,還有的人喜歡雙腳盤坐在椅子上如打坐練功,以及有人偏好將單一隻腳壓坐在椅子上,直到痠麻感覺才想到回復正常坐姿;但是隔不了多久時間,又會重覆翹腳的動作,以上3種動作都屬於不良姿勢,長時間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NG動作一:單腳翹

習慣單腳翹腳的人要注意,如果常翹的那一隻是右腳,會造成另一隻壓住的左腳上方的骨盆傾斜,因而使左邊坐骨單點壓迫在椅子上,甚至會使坐骨上面滑液囊發炎。至於翹起的右腳會產生關節囊、梨狀肌受到拉扯現象,持續拉扯會造成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發炎易本身會引起疼痛,嚴重甚至會腫脹,而壓迫到坐骨神經,可能會出現一般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常被誤以為是椎間盤突出,隨意進行腰椎牽引復健,結果愈弄愈糟,非旦未緩解梨狀肌發炎問題,還有可能因錯誤使用復健,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NG動作二:雙腿盤坐

雙腿盤坐在椅子上時,膝蓋軟骨承受因嚴重彎曲帶來的壓力,且同時又要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可能一段時間之後,膝蓋就會感覺疼痛,甚至無法起身。這是傷害關節與軟骨的動作,有的人還會刻意用力下壓膝蓋,誤以為可以瘦大腿,其實都是錯誤的迷思,必需隨時做伸展動作,才不致傷害到關節。

NG動作三:單腳壓坐

如同翹起單腳一樣,同樣會對於壓迫的腳造成坐骨上面滑液囊發炎。一般採取坐姿時,臀部直接接觸椅面的兩個明顯骨突,就是坐骨突出,若椅子沒經過良好的設計,或是習慣採取壓迫到坐骨的坐姿,如單腳翹與單腳壓坐,即無法分散坐姿時的上半身體重,重量就會集中在兩個骨突上。此時臀大肌及骨突間的滑液囊會因承受過大的壓力,長時間下來就可能發炎。

醫師小叮嚀

毛贊智醫師提醒,長時間坐姿不正,喜歡採取翹腳的人,如果出現梨狀肌症候群要先釋放壓力,千萬不要隨便進行拉腰復健,有的人服用藥物效果不佳,可採取局部類固醇注射即可緩解。

當翹腳坐姿偏向一邊,骨盆容易傾斜,而身體又要把傾斜的力量拉到中間脊椎的位置,長時間下來恐造成脊椎C字型側彎,如果已經達到嚴重退化性脊椎側彎,要看有無神經學的症狀,看神經壓迫程度屬於輕度、中度或重度;輕度與中度可使用藥物與牽引,以及穿背架進行調整;如果重度無法走路超過10分鐘,雙腳會痠麻,可能要考慮核磁共振檢查,視診斷情況進行開刀治療。

發外,如果長期不良姿勢嚴重造成椎尖盤突出,針對椎尖盤突出先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非類固醇藥物、肌肉放鬆劑為主,效果不好時可再考慮腰椎牽引復健,但是根本解快之道是改善坐姿。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媽媽施力不當 4大手傷來報到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媽媽常常是家中主要做家事的人,可別小看刷鍋子、擰拖把等動作,由於頻繁操作,加上施力過度,許多媽媽常常疼痛上「手」,馬偕醫院復健科主任姜義彬表示,媽媽最常見到4種傷手疾患,保養原則就是多省力做事,能用輔助工具就用;此外,適度休息、讓其他家人多多分攤家事,才能預防手痛。



媽媽手

媽媽手是腕部靠拇指側肌腱的刺激或腫脹所造成,使得腕部拇指側疼痛及壓痛,姜義彬醫師表示,當用力握物或扭轉腕部運動時,可能引起此症狀。臨床上特別好發於剛生產完的女性,主要是受到荷爾蒙影響,以及抱嬰兒的姿勢。此外,常打電腦的職業婦女也可能罹患

小叮嚀:避免過度施力是預防要訣,若罹患媽媽手,可先透過支架讓患部休息,當症狀持續越來越嚴重時,就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腕隧道症候群

這是一種神經的壓迫症狀,掌部及手指會有麻痛感發生,常發生於腕部活動較多的人,比如長期使用滑鼠或使用鍵盤打字的文書工作者,就是好發的族群之一;以媽媽這個角色來說,除了職業婦女工作常打電腦,回家拿熨斗、裁縫等動作,也容易傷到手腕。

小叮嚀:治療時會先透過支架,讓手腕局部休息;若壓迫較為明顯,則考慮在手腕低量的類固醇注射,改善腕道發炎壓迫的症狀;至於症狀較嚴重者,甚至需要開刀減壓


板機指

這是一種肌腱發炎,使得手指頭在彎曲而想伸直時會卡在肌腱滑車,導致尾端指節無法完全伸直,或在伸直時會有阻力,手指頭關節握拳後無緣無故卡住不能動,需要另一手去扳開,任何指頭都可能發生,以大拇指最好發。

小叮嚀:急性紅腫發炎時可先冰敷,預防上就是避免不當姿勢過度施力。


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因關節軟骨受到過度的磨損,姜義彬醫師表示,不只是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問題,手的關節也會因過度施力而腫脹,使得退化加速,患者往往手動一動、會比不動時舒服;然而若持續施力,關節磨損就會愈來愈嚴重。

小叮嚀:退化隨著年齡無可避免,從年輕時就要開始保養,避免施力過度;有時泡泡溫水,或是洗碗時用溫水,對於疼痛有緩解效果。


資訊來源:華人健康網

產後尿失禁 復健可治療


中國時報 【邱文秀/台北報導】

     「尿失禁」是許多婦女羞於啟齒的痛,現代女性因工作壓力大、生產、流產等原因,導致漏尿、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問題越來越年輕化,在廿、卅歲婦女身上也常見,生活上很困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表示,有些婦女誤認尿失禁為老化後的「正常」現象,但根據研究,六十歲以上遭受尿失禁之苦的人高達三○%,六十歲以下卻也有約二○%的婦女。

     林姿吟說,然而因尿失禁就醫的女性卻只有二成,大部分都認為這是老化自然現象不用理它,有一部分的人減少社交活動來避免尷尬,有些則是因為擔心手術不敢就醫,有些患者只能選坐在離廁所很近的辦公桌,也有人乾脆提早退休,避免失禁帶來下身隨時「濕答答」的困擾,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林姿吟說,大多數應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是在多次生產或難產後,骨盆底肌肉韌帶鬆弛以致膀胱與尿道之間角度改變。目前對於應力性尿失禁的治療已著重於積極的物理復健治療,其中包括凱格爾運動、生物回饋法、陰道電刺激法等,只要病患願意配合,幾乎都能達到滿意的療效

     林姿吟昨邀請兩位患者現身說法,兩位患者皆因懷孕生產造成尿失禁,經過復健治療及學會凱格爾運動後已恢復正常,她們表示聯醫的復健房間十分舒適且有香氛精油,讓病患治療時完全沒有壓力。

     林姿吟說,尿失禁並不是正常現象,也不是中老年婦女的專利,病患不需羞於就醫,透過簡單治療便可恢復清爽乾淨生活。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中風復健取巧 小心反使肌肉退化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4/08

中風後復健對於日後行動能力的恢復非常動要,而且應把握中風後三個月黃金期,積極進行;不過,臨床上竟有1名70多歲老太太,因中風緣故,導致單腳肌肉無力,雖經復健長達3個月,已能藉由拐杖行走,但卻因取巧,利用膝蓋打直的省力方式走路,導致磨壞膝關節,肌肉再度退化。

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宜瑾指出,膝蓋打直走路的方式若養成習慣,不但難以矯正回來,長期下來,恐使症狀惡化,導致復健更加困難

一般人走路時,膝蓋會處於輕微彎曲,並利用肌肉收縮維持,但中風患者因肌肉失去力量,喪失行動能力,就必須仰賴復健,幫助回復正常走路;吳宜瑾說,復健過程較易痠痛,許多患者無形間會出現將腳打直、膝蓋往後頂等錯誤姿勢,這時關節結構造已卡住,長期下來,不但關節會磨損退化,甚至會連帶出現下背痠痛、肌肉無力、韌帶拉傷等情況。

物理治療師吳宜瑾進一步說明,要避免錯誤的走路方式,其實在家就能自行練習,若為較嚴重的患者,則可躺在床上,將枕頭置於腳膝蓋下,讓膝蓋微彎,並試著讓腳離開床面,練習抬腳,若為可活動的患者,則可利用登階上樓梯的運動,幫助鍛鍊肌肉。

復健須經歷長時間的過程,除了每天勤做練習,家人也應給予支持和協助,幫助患者盡早恢復生活品質;吳宜瑾呼籲,復健過程中,若有痠痛等現象,就必須休息後再繼續,且應依照自己的狀況,加強運動強度,循序漸進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把握中風復健黃金期 拖太久恐致肌肉萎縮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

中風造成終身行動不便,成了家人永遠的負擔,復健的漫漫長路更需要家屬不斷地協助。阮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怡嘉表示,中風一定要復健,中風後三個月至半年是復健黃金期,只要保握這段時間,認真進行復健,效果都很不錯。若中風後不立即復健,只躺在床上,很可能造成肌肉、關節萎縮。

中風雖然會有許多後遺症,但比起癌症來仍然幸運很多,它至少不是絕症;曾經有發生中風的病人必須預防它的復發,有人說:第一次中風是上帝給的警告,如果不能有警惕,那麼隨時都會有復發的可能。病人的復健,最好的時段是在中風後立刻開始,才不會產生進一步的殘障。常有人安慰病人說:「慢慢來,不急,不急。」但太慢了可能就永遠沒機會。

因為一個正常人只消躺個三、五天,便會覺得全身沒勁,而一個有病的老人在床上躺了幾個禮拜,全身肌肉一定萎縮。可知中風的復健必須把握時效,不過,對於年長的人,也不能一下子就動得太厲害。對於因中風而導致身體半身麻痺的病人,復健計畫通常可以分為:臥床期,站立期,走路期及爬樓梯期等四期。

醫師表示,復健最重要還是要看病人意志力,假如病人不肯走路,站在醫生的立場即使有天大的能耐,也幫不上忙。至於手部功能恢復,一般經過復健能夠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的病人只有3成5,許多上了年紀的病人,即使是能夠恢復也不方便自理生活細節的緣故。不論如何,若能按照病人復原的情況,必要時立即做復健項目的更改,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透過居家復健運動 可舒緩巴金森氏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4/21

巴金森氏症多發生於50至79歲年齡層,但近年來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且男性多於女性;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許嘉玲指出,罹患巴金森氏症時,會出現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容易跌倒等症狀,尤其占百分之40的患者會合併失智症,逐漸喪失記憶、判斷能力等現象。

巴金森氏症屬於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除了透過藥物、外科治療外,其實可透過居家復健運動,幫助患者增強肌力、活動力等肢體協調;許嘉玲說,像是放鬆運動及柔軟度運動,就是透過擺動、旋轉等方式,讓患者過度緊張的肌肉得到有效放鬆。

物理治療師許嘉玲進一步說明,另外還包括平衡活動,是利用蹲下身體在地上取物、穿鞋等上肢活動,進行坐姿及站姿時的重量轉移,也可透過步態訓練,讓患者跨過5至7公分的小木塊以解決拖曳步,可有效舒緩症狀

重要的是,巴金森氏症患者在進行居家復健運動時,家屬應適時給予協助與鼓勵;許嘉玲提醒,巴金森氏症是會隨著時間而症狀加劇的疾病,包括三高疾病、抽菸等都有可能埋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真正預防疾病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拉脖子小心癱瘓 頸椎牽引3要點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久坐緊盯螢幕,常讓電腦族們脖子痠痛,求助復健科治療,多數會被認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而開始做頸椎牽引,即俗稱的「拉脖子」治療,但醫師提醒,治療期間若症狀轉為下半身痠痛,應盡速檢查,以免造成椎間盤壓迫脊髓釀癱瘓。


電腦族常會有頸椎痠痛,求助復健科治療時,輕度會以頸椎牽引治療改善,但仍須注意治療時有無產生其他症狀。
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是頸椎椎間盤突出的常用治療方式,物理性的拉抬可增大神經孔間隙,以減少神經壓迫及回復血液循環,解除頸部肌肉痙攣、限制脊椎活動以減少組織水腫發炎等。

大面積椎間盤突出不適用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骨科主任醫師董福義表示,頸椎牽引對於輕度症狀有相當不錯的功效,但對於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由於已經壓迫到脊髓,加上椎間盤破裂處的破口若尚未癒合,牽引有可能使已經不穩定的椎間盤內核由破口擠出更多,而使神經壓迫更嚴重。

日前一位三十幾歲的女性,因手麻脖子痛進行頸椎牽引復健,但治療3天後,病患開始有大腿內側麻痛且走路不穩,需雙腳張開扶牆壁才能站立的現象,經檢查發現,第5、6頸椎之間的椎間盤大面積突出且已經嚴重壓迫脊髓,只好緊急動刀治療。

頸椎牽引謹記3要點

董福義醫師提醒,病患在接受頸椎牽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聽從醫師、物理治療師指示使用儀器,並將正確體重告知,以便計算牽引時的力道。
  2. 做頸椎牽引之前,務必先照X光確認沒有骨折、脫位脫臼、類風濕關節炎及腫瘤等病況。
  3. 若牽引之後出現走路不穩、下肢無力、需張開雙腳才能行走,雙腳併攏同時閉眼時站立不穩、大小便困難或失禁等脊髓壓迫症狀,需儘快安排檢查。


董福義醫師補充,拉脖子是治療頸椎疾病相當普遍的復健方法,其效果也值得肯定,但是需要注意當拉完脖子之後,若出現以前沒有的症狀,或原本症狀更加嚴重,則需要停止治療並儘速檢查,以避免無法挽回的遺憾發生。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7/12724

頸椎牽引復健不慎 恐造成癱瘓


中國時報 【邱文秀/台北報導】
     一般人如果有手麻及脖子痠痛症狀,可能會被認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而開始做拉脖子的復健治療,但如果症狀有變化,就需要趕快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癱瘓一輩子遺憾。

     一位三十幾歲的女性病患,雙手麻痺快半年,症狀起起伏伏,工作繁重時會手麻,但仍在可接受範圍。該病患去年底因同事請假導致工作量突然增加,手麻脖子痛的症狀更加嚴重,於是進行頸椎牽引復健。

     治療三天後,病患開始有大腿內側麻痛且走路不穩,需雙腳張開扶牆壁才能站立,最後在站著工作時因雙腳無力而跌倒。檢查發現,病患有明顯脊髓神經壓迫徵狀,緊急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第五、六頸椎之間的椎間盤大面積突出且已經嚴重壓迫脊髓。

     病患當天就接受頸椎手術,將破裂突出的椎間盤切除,裝置人工椎間盤。麻醉醒來病患大腿內側的麻痛已經消失,她迫不及待的下床行走,也沒有走路不穩、無力、快跌倒現象,僅殘留些許手麻脖子痠。經過兩個月休息,現在已經回復之前的工作,且已不再手麻不舒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董福義表示,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常用的治療方式,透過牽引可增大神經孔間隙,但對於大面積的椎間盤突出,由於已經壓迫到脊髓,加上椎間盤破裂處的破口若尚未癒合,牽引有可能使已經不穩定的椎間盤內核由破口擠出更多,而使神經壓迫更嚴重。

     董福義提醒,病患在接受頸椎牽引之前,務必先照X光確認沒有骨折、脫位脫臼、類風濕關節炎及腫瘤等病況。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3041900171.html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什麼是PT?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問題的醫療專業, 於物理沒有聯繫。執行這個專業的醫療從業人員稱為物理治療師(Physiotherapist,簡稱PT)或物理治療生(Physiotherapist Assistant,簡稱PTA)。

在美國有其他專業(如整脊師 chiropractors或 骨醫師 Doctors of Osteopathy)會使用類似物理治療的治療方法,而在華人地區則有傳統中醫或是國術館等地方會進行如推拿按摩等類似物理治療的療法。

物理治療是現代與傳統醫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子。物理治療師所擅長的包含:疼痛處理、肌力的訓練、關節活動度的增進、心肺功能的訓練強、小兒物理治療等。因此物理治療師會以適切的評估診斷然後運用對病人最適當之物理治療手段與治療方法,有效地直接幫助或支援其他醫療專科,如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牙科、婦產科、腫瘤學科...等,給予病者最需要的預防醫學教育與觀念及治療訓練方法。


物理治療的目的

一般人以為物理治療只會被運用於「治療」的領域上,但其實物理治療師的任務並不止於此;很多時也會為未患病者作出一些預防性的教育,特別在歐美等國家,治療師在這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
因此,物理治療師在面對不同的群體時,有著不同的治療目的,一般可歸納為預防性教育、治療和矯正、 教育和再訓練三種。

  • 預防性教育:主要是針對普通市民,對一般無病症或有病症趨向的人士作出教育,糾正其錯誤的生活模式,防止疼痛及症狀的產生(如頸背腰痛的預防教育及老人運動等)。
  • 治療和矯正:即一般人所認為的物理治療;是對已有疼痛、功能障礙及慢性病患者為對象,以儘量減輕其症狀的質和量為目標,並同時作出教育,防止症狀復發或惡化。其主要作用,大體有以下幾種:消炎、鎮痛、鬆解黏連、軟化瘢痕、刺激神經肌肉興奮;對神經系統障礙的人士可緩解其痙攣,並誘發病者作出運動功能;回復關節正常活動度、正常肌力和正常步態等。
  • 教育和再訓練:主要是針對傷殘人士,當殘障無法恢復時,治療師藉著教導和訓練,使患者運用其剩餘的功能,在適當的輔具協助之下適應日常生活,讓患者重返社會。

物理治療教育

目前在台灣,物理治療教育有分為物理治療師養成和物理治療生養成教育。物理治療師在台灣是屬於4年學士學位而物理治療生是高職高中學位。在學術研究方面是有碩士和博士訓練。在台灣,物理治療師/生畢業之後需要參加考選部舉辦的國家考試及格才能成為正式的物裡治療師/生。由於目前台灣已沒有高中高職的物理治療生教育課程,因此將於2012年起廢止物理治療生的國家考試(民國100年已廢除物理治療生相關考試)。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